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请教 德国当年在“广场协议”后为何没出现日本一样的情况
楼主
fanghao110
14967
44
收藏
2010-03-21
当时德国如何应对马克升值或者说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li380
2010-3-22 01:01:41
这个问题太好了,以前都没仔细想过!
1985年
签的“广场协议”主要针对日元、德国马克。
1、当时日本的经济在全球非常耀眼(远超德国),相比之下,广场协议之后美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日本的打压,日元极度升值、吸引大量热钱留入日本股市房地产、日本本土制造业也开始搞“金融工程”(不同于金融学上的金融工程,俗称“会计利润中心”-也就是业绩主要来自炒股炒房地产-有种说法“日本丰田4个人中有1个是汽车工人、另外3个是会计利润中心的”)、致使经济整体泡沫化。日本国民、政府、央行等沉浸在繁荣的气氛中,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策抑制泡沫化,相反由于日本资本向世界各地扩张、日本央行误认为大幅升值对扩张有利、不仅对美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甚至推波助澜。
1990年
开始,日本央行才发现不大对头、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紧缩过了头、各个领域的大泡泡瞬间破灭、从此开始长达10年的衰退。(日本央行是连续犯了2个严重错误)
2、德国与日本有很大的不同,马克升值幅度和速度不如日元、热钱流入不如日本、本土制造业没有泡沫化,更重要的是
90年代初
两德统一,为建设东德、德国实行的是扩张性的政策、大批资金有去处并且是投向实体经济(
这一点是与日本最大的不同
),两国的前景也就不一样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li380
2010-3-22 01:03:15
这个问题太好了,以前都没仔细想过!
1985年
签的“广场协议”主要针对日元、德国马克。
1、当时日本的经济在全球非常耀眼(远超德国),相比之下,广场协议之后美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日本的打压,日元极度升值、吸引大量热钱留入日本股市房地产、日本本土制造业也开始搞“金融工程”(不同于金融学上的金融工程,俗称“会计利润中心”-也就是业绩主要来自炒股炒房地产-有种说法“日本丰田4个人中有1个是汽车工人、另外3个是会计利润中心的”)、致使经济整体泡沫化。日本国民、政府、央行等沉浸在繁荣的气氛中,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策抑制泡沫化,相反由于日本资本向世界各地扩张、日本央行误认为大幅升值对扩张有利、不仅对美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甚至推波助澜。
1990年
开始,日本央行才发现不大对头、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紧缩过了头、各个领域的大泡泡瞬间破灭、从此开始长达10年的衰退。(日本央行是连续犯了2个严重错误)
2、德国与日本有很大的不同,马克升值幅度和速度不如日元、热钱流入不如日本、本土制造业没有泡沫化,更重要的是
90年代初
两德统一,为建设东德、德国实行的是扩张性的政策、大批资金有去处并且是投向实体经济(
这一点是与日本最大的不同
),两国的前景也就不一样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li380
2010-3-22 01:06:09
分析了一大段,结果给我来个“
回复待审核
”!!!
正规地回答问题,居然显示不出来。
里面对中国没有任何提及啊、也没有敏感词语、审什么审
操、要骂人了。
搞明白了,原来是出现了“镇抚”两个字,我他妈说的是“日本镇抚”。去掉这两个字就发出来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li380
2010-3-22 01:09:13
这个问题太好了,以前都没仔细想过!
1985年签的“广场协议”主要针对日元、德国马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li380
2010-3-22 01:09:36
1、当时日本的经济在全球非常耀眼(远超德国),相比之下,广场协议之后美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日本的打压,日元极度升值、吸引大量热钱留入日本股市房地产、日本本土制造业也开始搞“金融工程”(不同于金融学上的金融工程,俗称“会计利润中心”-也就是业绩主要来自炒股炒房地产-有种说法“日本丰田4个人中有1个是汽车工人、另外3个是会计利润中心的”)、致使经济整体泡沫化。日本国民、政府、央行等沉浸在繁荣的气氛中,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策抑制泡沫化,相反由于日本资本向世界各地扩张、日本央行误认为大幅升值对扩张有利、不仅对美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甚至推波助澜。1990年开始,日本央行才发现不大对头、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紧缩过了头、各个领域的大泡泡瞬间破灭、从此开始长达10年的衰退。(日本央行是连续犯了2个严重错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li380
2010-3-22 01:10:17
1、当时日本的经济在全球非常耀眼(远超德国),相比之下,广场协议之后美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日本的打压,日元极度升值、吸引大量热钱留入日本股市房地产、日本本土制造业也开始搞“金融工程”(不同于金融学上的金融工程,俗称“会计利润中心”-也就是业绩主要来自炒股炒房地产-有种说法“日本丰田4个人中有1个是汽车工人、另外3个是会计利润中心的”)、致使经济整体泡沫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li380
2010-3-22 01:10:48
日本国民、央行等沉浸在繁荣的气氛中,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策抑制泡沫化,相反由于日本资本向世界各地扩张、日本央行误认为大幅升值对扩张有利、不仅对美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甚至推波助澜。1990年开始,日本央行才发现不大对头、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紧缩过了头、各个领域的大泡泡瞬间破灭、从此开始长达10年的衰退。(日本央行是连续犯了2个严重错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li380
2010-3-22 01:11:13
2、德国与日本有很大的不同,马克升值幅度和速度不如日元、热钱流入不如日本、本土制造业没有泡沫化,更重要的是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建设东德、德国实行的是扩张性的政策、大批资金有去处并且是投向实体经济(
这一点是与日本最大的不同
),两国的前景也就不一样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fanghao110
2010-3-22 20:53:52
10#
li380
谢谢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fanghao110
2010-3-22 20:57:30
10#
li380
谢谢你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刘向高
2010-3-22 23:20:04
对啊,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才会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金Spring
2010-3-23 20:26:59
2楼分析的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cqnisus
2010-3-24 13:59:33
看看下面这段(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或许能找到部分答案:
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第三帝国的扩张
希特勒他上台后迅速重建了德国的秩序,为重整国家经济,希特勒认为,只要国际货币制度还是以黄金为本位的,则一个能够垄断黄金的国家就能使缺乏黄金的国家屈服,它所用的手段就是吸干其外汇来源,迫使它们必须靠借贷来维持生产。为此,希特勒针锋相对的提出他的理论,“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所以他决定:
拒绝接受国外借款,以生产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以黄金为本位。
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
停止所谓“汇自由”,即准许在货币方面实行赌博并按照政治情况,把私有的财产由国移到彼国。
当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资时,就制造货币,而不向外国借债。
由于当时(现在也是)国际金融主要获利的方式就是向经济困难的国家放债营利,希特勒的新经济政策对之便如当心一剑。更严重的是,如果希特勒获得了成功,所有缺乏黄金的国家便会纷纷效尤,实行以货易货的方 法,这样,不仅无人借债,黄金也失去了效力,利用它控制世界金融贸易便化为泡影。德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经济转而繁荣,国力大为增强,失业人口从1933年的600万人减少到1936年的100万人。相对应的,1937年西方英美等国发生了新一轮经济危机。尤其是美国,1937年10月19日,证券市场崩溃,到11月,全国失业人口已达1100万人,另有部分失业人口550万人。而同期德国的经济却欣欣向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喷气飞机,火箭,巡航导弹,高速公路,这些改变了战后人类社会的发明,都是出现在那个时期。此时的德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贺俊翔
2010-3-24 16:42:18
日元升值 并没有直接导致经济危机
主要还是日本自身的问题
资产价格泡沫 和 本币升值 这两个附加效果 央行处理不好势必会出事的
(当时日本央行3次政策失误)
更多这方面讨论参见
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的讨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471938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liyangqin
2010-4-1 14:16:20
汇率很让人迷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fanghao110
2010-4-15 22:37:10
我顶啊,感谢15楼的分析,我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nijiafu
2010-4-17 11:59:15
在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由于担心经济陷入衰退采取了过分激进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使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泡沫。在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衰退,但是日本政府此前已采取了过分激进的政策,已基本无政策作用的空间。而德国在广场协议后采取了与日本不同的政策。德国马克之所以坚挺,主要是因为德国央行严格的纪律,德国大众对通胀的厌恶;德国政府积极采用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了对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扩大了内需,提升了供给的水平和能力。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本人认识有限,望各位指正!!!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点点星辰
2010-4-17 14:02:21
1.货币政策的差异
在日元汇率升值的早期阶段,日本政府为防止通货紧缩,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将再贴现利率从5%降低到2.5%,并持续了27个月,这等于鼓励资金进入股市和不动产。
同时,日本的利率政策也鼓励资金进入股市和不动产。 1985年日本年均存款利率为3.5%,1987年和1988年下降为1.76%,1989年为1.97%,同期,日本贷款利率从1985年 的 6.60%下 降 到 1988年 的5.03%,1989年略提高到5.29%。
而在股市价格指数达到3万多点的时候,1989年11月,日本央行则将贴现利率提高到4.25%,1990年6月提高到6%,股市从此一蹶不振,经济进入长期萧条和不景气,这是完全错误的政策操作。
由于货币政策的失误,日本政府官员大野健一、黑田东彦在回顾1985-1989年货币政策时,十分后悔政策的错误选择。
德国在货币升值以后,排除欧洲和美国的要求,坚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没有大量进入股市和不动产。
1985年 德 国 存 款 利 率 为4.44%,1987年下降为3.20%,1988年和1989年分别上升为3.29%和5.50%。同期,贷款利率从9.53%下降到8.33%,下降幅度低于日本,而1989年德国提高利率到9.94%。
2.汇率政策差异
按年末中间价,1979年日元兑换美元为239.7∶1,1984年为251.1∶1,1985年为200.5∶1,从1979年到1985年,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了近40日元,升值16.35%,到1989年,日元兑换美元升值为143.45∶1,升值96.25日元,升值40.15%。
德国马克兑换美元1979年为1.7315∶1,1984年为3.1480∶1,1985年为2.4613∶1,从1979年到1985年,马克兑换美元贬值0.7298马克,贬值幅度达到42.15%,也就是说1985年的德国货币与1979年比较没有升值。1989年末,马克兑换美元为1.6978∶1,比1979年升值0.0337马克,升值幅度不到2%。
3.财政政策的差异
在货币升值之前,日本一直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1980年,日本财政赤字(不包括捐赠)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0%,此后逐年下降,1985年仍然高达38.66%,而同期,德国财政赤字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和3.6%。
货币升值以后的几年,日本虚拟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和公司税增长也远超过德国的增长。1984-1989年,日本财政收入除个别年份增长在3.5%外,其余年份增长达到7%-17%,这种因资产价格而导致的虚高的财政收入使其后来的增长缺乏动力。而同期德国的大部分年份,财政收入增长在4%以下,个别年份为8%。
日本的高额赤字,也使得泡沫经济破灭以后,财政力量难以发挥作用。
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升值?
1.企业可以继续承受10%-20%的汇率波动
反对汇率升值的意见认为,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只有3%-8%,不堪承受汇率大幅度升值,这种论调在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就很流行,我在汇改前做过一些调研,在汇率升值20%以后,当初那些我调研过的企业并未出现破产的情况,利润率与改革前一样,说明汇率升值不影响利润。
从经验看,企业能够适应国际市场资源和原材料价格50%-80%的波动,能够适应国际市场上美元、欧元20%-30%的波动,不适应人民币汇率30%-40%左右的波动(相对汇率改革前夕),逻辑上没有道理。
2.不调整汇率,调整其他成本更好
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让汇率升值是一种途径。也可以选择提高出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取消出口退税等政策来进行调节。还可以开征环境污染税、稀缺资源税、二氧化碳排放税等;也可提高工人工资,使廉价的劳动力不再廉价;或者整顿杀价竞争,提高出口价格。采取这些措施,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汇率升值不会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升值或出口成本提高,不会抑制出口,已被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所证明,也是中国近几年的事实。
中国一般贸易产品的出口报价绝大部分是离岸价,而不是国际市场销售价,离岸价是与外商谈判的结果,而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往往是离岸价的4-6倍。汇率升值和出口产品成本提高,只影响离岸价格,它会压缩中间商利润,对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微弱。
汇率升值、出口成本提高,将迫使企业从压价竞争改变为提价竞争。中国企业很会压价竞争和要挟政府 (要求提高退税、反对汇率升值),而不适应提价竞争和要挟外商,因此而反对汇率升值。
4.汇率政策要有战略性
汇率政策要支持低碳经济和技术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不能再鼓励价格竞争;汇率政策要重在促进内需和扩大消费需求,不能鼓励低工资和无利润的出口;汇率政策也要为未来10-20年的国际收购准备。目前的汇率水平,不适合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汇率升值不是不变的,升值以后,也可以贬值,关键是不能让市场的升值和贬值预期太过确定,这是中国汇率目前存在的重大不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nijiafu
2010-4-18 12:33:15
laji
laji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fanghao110
2010-4-18 14:49:16
nijiafu 发表于 2010-4-18 12:33
laji
laji
楼上这是你名字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fanghao110
2010-4-19 20:57:29
20#
点点星辰
表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点点星辰
2010-4-20 16:13:18
23#
fanghao110
感觉有点假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光之翼88
2010-4-20 22:17:57
根据本人研究,经济周期如果按17年为一周期,德国的繁荣峰值在1980年,而且德国政府兑房地产的监管十分到位,有专门的房价评估员。日本的繁荣峰值在1990年,而人们在繁荣了12年后(1985年)看着身边的人都迅速致富,都想加入这场股市和楼市的最后狂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eisenschmiede
2010-4-21 15:34:39
嗯,好好学习一下,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pppage
2010-4-22 10:10:12
嘿嘿,看来自己得勤加思考才是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alicewm
2010-4-22 20:14:08
1982 年美国推出股指期货,1986年日本就受美国鼓动 也推出股指期货,那这么把他们辛苦出口赚来的钱送人了。有点担忧 ,中国有向德国学习的趋势 应该会发展不错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flyingforest
2010-4-23 10:29:45
如今中国西部建设没有给国内的资金带来商机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qq123yby
2010-4-26 13:46:35
简单说来就是德日两国当时的国情不同,说开了就是由于国际炒家集中在日本,在德国较少。至于后来的东西德合并要花钱,那是好几年后的事了,所以于事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fffq
2010-4-26 21:23:49
我觉得呢,这与当时的国情应该有很大的联系吧,另外,两国的民族情结远远不同,德国人感觉更为务实,而日本人感觉更加浮躁吧~~楼上的分析相当对,同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牛刀:G7正在复制中国的“广场协议”
中国的“广场协议”已成型(转载)
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疑问
广场协议后的德国与日本
求日本广场协议内容
如何避免陷入新的“广场协议”?
[大败局.1]、[大商战.十大商业经典案例内幕揭秘]、[大泡沫.一切从广场协议开始]
大前研一氏的假设,如果中国版广场协议实现的话,中国的制造业崩溃
大泡沫 一切从广场协议开始
《广场协议只是表面原因》王福重
栏目导航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市场营销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学术道德监督
休闲灌水
热门文章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2000离散数学习题精解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