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789 0
2019-11-25

4284.太阳系边缘的热层

2019.11.25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ALENG 自媒体】11月23日晚间自媒体专稿,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这个浩渺无垠的宇宙,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些新的发现,大部分都是令人惊讶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截至目前,人类探测器所能够飞离的最远的宇宙空间,就是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自从1977年发射升空以来,这两艘宇宙飞船已经飞越了太阳系的内边缘,除了无法摆脱太阳的巨大引力外,它们已经基本上不再受到这颗恒星的任何影响。不过,就在这两艘宇宙飞船飞越这个内边缘的过程中,旅行者号相继发来的数据也是令科学家感到异常震惊,其中一项数据表明:太阳系的内边缘处,温度高达31000摄氏度!

根据旅行者2号获得的数据,科学家现在已经弄清楚了,这个边界地带的极端高温是由于太阳风在这里跟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和星际离子高速碰撞的结果,太阳风在这里形成了一道最后的铜墙铁壁,以保护太阳系内部的天体不受到这些致命宇宙射线的攻击,科学家说,正是由于有一道如此密不透风的边界存在,使得来自宇宙空间的致命辐射减少了大约70%,对于太阳系内部的天体来说,这实在要感恩太阳巨大的恩泽。

太阳系边缘存在热层,说明太阳射线即使在太阳系边缘还具有一定的密度,才能与其他宇宙射线撞击转化为光子。是否能够达到摄氏31000度,我有疑问,因为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也达不到如此高温,遑论太阳系边缘!

还有,不必达到如此高温,就会发生聚变反应,重新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和部分第二周期元素,热层的厚度存在制约,因为聚变反应是吸热反应。

太阳系外宇宙射线主要是来自银核的反物质宇宙射线,本质上与太阳正物质宇宙射线相互排斥,不会发生撞击,也不会引发裂变反应。直达太阳,与太阳大气层撞击,才使太阳表现为火球。

只有银河系的二级反物质恒星辐射与太阳相同的正物质宇宙射线,主要造福系内行星,抵达太阳系时已经非常微弱,如何产生摄氏31000度的高温?

如果去掉一个零,摄氏3100度的高温还是可能的,接近地球大气热层的温度,概率也不是很高,因为宇宙射线密度的递减也是几何级数。

哗众取宠已经见怪不怪,还是要说上几句,以正视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