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01 0
2010-03-24
2010年 03月 24日 08:47
中国储蓄率飙升之因:男女比例失衡




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加之重男轻女的思想已使中国的男女比例向男性倾斜。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性别失衡和储蓄率之间存在明显关联,这为那些考虑在华投资的金融服务公司和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洞见。


AFP/Getty Images


中国的女性数量日益“供不应求”


男女比例与储蓄率之间的关联很简单。多年来,中国男孩的出生率一直高于女孩,这已经加剧了男性求偶时的竞争。这种情况下,殷实的家底能够为男子娶妻带来帮助,因此养育了男孩的家长们会存钱还提高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在1980年时,中国的男婴与女婴的出生比率是比较正常的106比100。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率已经达到了124比100。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储蓄率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家长为儿子更顺利地娶妻而攒钱。这份报告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下设Jerome A. Chazen国际商学院主任魏尚进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发展策略及管治部门高级研究员张晓波共同撰写。



中国“剩男”地图vs.储蓄率地图
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加剧了男性求偶时的竞争,有研究机构指出中国储蓄率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家长为让儿子更顺利地娶妻而努力攒钱。这个现象带来的经济后果影响全球。在以下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中国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的地区和储蓄率最高的地区。


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在1990至2007年期间大幅上升,最终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而且,在中国养老及医疗系统出现改善、金融体系效率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的储蓄率仍是升势不减,因此存钱的问题已经不能从提高家庭财务安全感的角度加以解释了。

中国储蓄率倒越来越与中国人口天平的失衡紧密相关。在其他情况一致的前提下,男孩比例较高的地区储蓄率也会逐年上升。

这一问题的相关系数高达0.822。虽然也有其他因素影响储蓄,但中国全国储蓄率的上升有一半可以归结于性别比例失衡。


在农村,这一关联性表现得比城市更为明显。我们可以从这个全新的角度审视有关新加坡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提议出资约人民币200亿元(约合29亿美元)与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联合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报导。虽然在IPO问题上几番折腾、但终将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也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在中国男女比率失衡问题上的受益者。

人口统计学数据显示,未来中国男孩与女孩的数量差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家长们的存钱压力将更显突出。

从投资角度来看,分析地区性差异颇具意义。中国东南省市的人口失衡状况尤其明显,在北方和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这种情况则要好很多。

例如,安徽农村的人口失衡、女孩不足的状况要比吉林或西藏严重得多。2000至200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其他男孩女孩比例失衡、储蓄率超过平均水平的地区还包括福建、江苏、江西、河南和海南。一项定于在今年11月份进行的人口普查有望进一步揭示出中国未来10到20年储蓄率的可能变化趋势。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报告还激起了瞄准中国市场的消费品企业的兴趣。眼下中国某些地区的男婴与女婴出生比例已经达到了130比100,这足以令这些企业重新考虑许多产品的市场需求前景。

中国家长为了爱子娶妻而存钱的做法可能带来的冲击波将冲破国境。举例来说,试图通过鼓励中国扩大消费而平衡全球资本流动的努力可能遭遇因婚育这一人类基本需求而起的重大阻碍。随着女孩越来越少,男性的求偶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可能继续攀升,这会给人民币带来支撑,不过如果中国政府放松对资本帐户的限制,这也有可能推高中国人对海外投资品的需求。

Gregory J. Millman




中国重男轻女可能导致美国市场泡沫


国父母们对儿子的偏爱引发了一个正不断酝酿的社会问题。由于廉价超声波检查的出现,中国新生婴儿中的男孩要远远超过女孩,相应地,中国无所寄托的未婚男子也越来越多。

而不久前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一“女性缺失”问题可能也对美国的住房和信贷泡沫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在本世纪的头5年,美国购买的东西远远超过它生产的东西,从而产生了庞大的贸易逆差。时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理事的贝南克(Ben Bernanke)在2005年提出了“全球储蓄过剩”这一说法,以解释美国经济的上述现象。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储蓄率正在提高。这些储蓄资金被用来投资长期债券,从而压低了利率水平。

贝南克说,过去几年中,全球储蓄过剩导致的关键资产价格效应在住宅投资市场似乎表现得尤其明显,低廉的按揭贷款利率支撑了创纪录水平的住宅建设以及住房价格的强劲上扬。

贝南克对发展中国家储蓄过剩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相信,他们需要储备更多的现金。虽然这种说法或许不错,但中国储蓄率的大幅跃升还是令人有些吃惊。2007年,中国家庭的储蓄额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高于1990年时的16%。

中国家庭储蓄率大幅跃升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女性的缺乏使中国的婚姻市场处于极度竞争状态,有男孩的家庭纷纷积攒财富,以便使自己的儿子对女性更具吸引力。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网站最近刊登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魏尚进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的张晓波这两位经济学家的文章,对这一可能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在中国那些青年男女性别比失衡高的地区,储蓄率也会更高。他们还发现,在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地区,有儿子家庭的储蓄率会更高些。

这两位经济学家写道:虽然他们的研究报告主要提供的是从中国收集的证据,但研究结论原则上也可适用于其他国家。他们说,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印度等男女性别比明显失衡的经济体碰巧也有很高的储蓄率。

Justin Lahart

(“经济实时报”提供有关经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政策和经济事件的独家新闻、分析和评论,《华尔街日报》记者和编辑均参与供稿,由Sudeep Reddy和Phil Izzo主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