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python论坛
1476 4
2019-12-06


作者 | Japson

来源 | 木东居士

前言

天下苦数学久矣!

对于很多想要入门机器学习的工程师来说,数学是通往AI道路上的第一支拦路虎。一些已经工作的同学不得不捡起早已还给老师的数学知识,勉强拿起《统计学习方法》、《西瓜书》等入门书籍钻研。或被一个个复杂的机公式劝退,或记下一堆公式定理之后却不知道和代码有什么关系,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对于工程师来说,最直接的入门方法就是coding。

本系列从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算法”开始,通过代码走进机器学习的大门,搞定传统机器学习算法。

首先会介绍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依据原理手动实现算法,最后使用sklearn中提供的机器学习库完成一些小demo。不用担心,相关的机器学习概念以及算法原理也会穿插其中,帮助你以“代码->原理->代码”这种迭代的方式完成学习。

需要:

掌握Python语言,能够使用Numpy、Pandas等工具库。

安装Anaconda

不要求对机器学习算法以及相关概念有很深刻的了解,因为在文章中会对首次出现的概念进行介绍。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行动永远是引发改变的第一步,话不多说,先让我们码起来吧!



初探kNN算法

为什么选择kNN

为什么说KNN算法是机器学习的敲门砖?

首先KNN算法思想简单朴素,容易理解,几乎不需要任何数学知识。这一点使得KNN算法非常适合入门。

其次,KNN算法也很好用,理论成熟,简单粗暴,既可以用来做分类(天然支持多分类),也可以用来做回归。并且与朴素贝叶斯之类的算法相比,由于其对数据没有假设,因此准确度高,对异常点不敏感。

最后,kNN算法简单,但是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能够完整的刻画机器学习应用的流程。

当然KNN算法也有缺点,我们会在最后进行总结。


kNN思想简介

鲁迅曾经说过:“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看他的朋友”。因此,KNN算法是鲁迅发明的。

kNN(k-NearestNeighbor),也就是k最近邻算法。顾名思义,所谓K最近邻,就是k个最近的邻居的意思。也就是在数据集中,认为每个样本可以用离他最距离近的k个邻居来代表。

贴出一张从百度百科上找的一张图,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朴素的思想:我们要判断Xu 是什么颜色的,找到与其距离最近的5个点,有4个是红色的,有1个是绿色的。因此我们认为Xu是属于红色的集合


因此我们说:

在一个给定的类别已知的训练样本集中,已知样本集中每一个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标签)。在输入不含有标签的新样本后,将新的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最相似的k个数据(最近邻)的分类标签。通过多数表决等方式进行预测。即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K近邻法不具有显式的学习过程,而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划分,并作为其分类的“模型”。


kNN算法流程

通过理解算法思想,可以将其简化为“找邻居+投票”。K近邻法使用的模型,实际上是特征空间的划分。模型由三个基本要素决定:

  • 距离度量
  • k值
  • 分类决策规则

其中两个实例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相似程度。一般来说使用欧氏距离来计算。

梳理kNN算法流程如下:

  • 计算测试对象到训练集中每个对象的距离
  • 按照距离的远近排序
  • 选取与当前测试对象最近的k的训练对象,作为该测试对象的邻居
  • 统计这k个邻居的类别频率
  • k个邻居里频率最高的类别,即为测试对象的类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2-6 11:46:03

0x02 算法实现

kNN算法自实现

打开Jupyter Notebook,创建Python3文件。

准备数据

首先我们准备一组数据:

复制代码

数据可视化后生成的图片如下图所示。其中横轴是肿块大小,纵轴是发现时间。每个病人的肿块大小和发病时间构成了二维平面特征中的一个点。对于每个点,我们通过label明确是恶性肿瘤(绿色)、良性肿瘤(红色)。


那么现在给出一个肿瘤患者的数据(样本点)x:[8.90933607318, 3.365731514],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求距离

我们要做的是:求点x到数据集中每个点的距离,首先计算距离,使用欧氏距离


下面写代码:

复制代码

在求出距离列表之后,我们要找到最小的距离,需要进行一次排序操作。其实不是简单的排序,因为我们把只将距离排大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知道距离最小的k个点是在样本集中的位置。

这里我们使用函数:np.argsort(array) 对一个数组进行排序,返回的是相应的排序后结果的索引

复制代码

结果的含义是:距离最小的点在distances数组中的索引是7,第二小的点索引是8... 近到远是哪些点


选k值

然后我们选择k值,这里暂定为6,那就找出最近的6个点(top 6),并记录他们的标签值(y)

复制代码



决策规则

下面进入投票环节。找到与测试样本点最近的6个训练样本点的标签y是什么。可以查不同类别的点有多少个。

将数组中的元素和元素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

复制代码

得到预测的y值是1


自实现完整工程代码

我们已经在jupyter notebook中写好了kNN算法,下面我们在外部进行封装。

相关代码可以在 https://github.com/japsonzbz/ML_Algorithms 中看到


复制代码

现在我们就完成了一个sklearn风格的kNN算法,但是实际上,sklearn封装的算法比我们实现的要复杂得多。


sklearn中的kNN

代码

对于机器学习来说,其流程是:训练数据集 -> 机器学习算法 -fit-> 模型 输入样例 -> 模型 -predict-> 输出结果

我们之前说过,kNN算法没有模型,模型其实就是训练数据集,predict的过程就是求k近邻的过程。

我们使用sklearn中已经封装好的kNN库。你可以看到使用有多么简单。


复制代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2-6 12:01:05
时光人 发表于 2019-12-6 11:46
0x02 算法实现kNN算法自实现打开Jupyter Notebook,创建Python3文件。[/backcolor ...
很精彩,谢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2-6 17:49:29

        参数

复制代码



        我们研究一下参数:

  •                 n_neighbors: int, 可选参数(默认为 5)。用于kneighbors查询的默认邻居的数量
  •                 weights(权重): str or callable(自定义类型), 可选参数(默认为 ‘uniform’)。用于预测的权重参数,可选参数如下:
  •                 uniform : 统一的权重. 在每一个邻居区域里的点的权重都是一样的。
  •                 distance : 权重点等于他们距离的倒数。
  •                 使用此函数,更近的邻居对于所预测的点的影响更大。
  •                 [callable] : 一个用户自定义的方法,此方法接收一个距离的数组,然后返回一个相同形状并且包含权重的数组。
  •                 algorithm(算法): {‘auto’, ‘ball_tree’, ‘kd_tree’, ‘brute’}, 可选参数(默认为 ‘auto’)。计算最近邻居用的算法:
  •                 ball_tree 使用算法BallTree
  •                 kd_tree 使用算法KDTree
  •                 brute 使用暴力搜索
  •                 auto 会基于传入fit方法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算法。
  •                 注意 : 如果传入fit方法的输入是稀疏的,将会重载参数设置,直接使用暴力搜索。
  •                 leaf_size(叶子数量): int, 可选参数(默认为 30)。传入BallTree或者KDTree算法的叶子数量。此参数会影响构建、查询BallTree或者KDTree的速度,以及存储BallTree或者KDTree所需要的内存大小。此可选参数根据是否是问题所需选择性使用。
  •                 p: integer, 可选参数(默认为 2)。用于Minkowski metric(闵可夫斯基空间)的超参数。p = 1, 相当于使用曼哈顿距离,p = 2, 相当于使用欧几里得距离],对于任何 p ,使用的是闵可夫斯基空间。
  •                 metric(矩阵): string or callable, 默认为 ‘minkowski’。用于树的距离矩阵。默认为闵可夫斯基空间,如果和p=2一块使用相当于使用标准欧几里得矩阵. 所有可用的矩阵列表请查询 DistanceMetric 的文档。
  •                 metric_params(矩阵参数): dict, 可选参数(默认为 None)。给矩阵方法使用的其他的关键词参数。
  •                 n_jobs: int, 可选参数(默认为 1)。用于搜索邻居的,可并行运行的任务数量。如果为-1, 任务数量设置为CPU核的数量。不会影响fit

        方法

        对于KNeighborsClassifier的方法:

        方法名含义fit(X, y)使用X作为训练数据,y作为目标值(类似于标签)来拟合模型。get_params([deep])获取估值器的参数。neighbors([X, n_neighbors, return_distance])查找一个或几个点的K个邻居。kneighbors_graph([X, n_neighbors, mode])计算在X数组中每个点的k邻居的(权重)图。predict(X)给提供的数据预测对应的标签。predict_proba(X)返回测试数据X的概率估值。score(X, y[, sample_weight])返回给定测试数据和标签的平均准确值。set_params(**params)设置估值器的参数。

       

        0xFF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了解了第一个ML算法kNN,kNN凭借着自己朴素成熟的特点成为机器学习的敲门砖。

        然后我们学习了kNN算法的流程,并且在jupyter notebook上手动实现了代码,并且在外部也进行了封装。最后我们学习了sklearn中的kNN算法。

        虽然我们自己实现了一个机器学习算法,但是它的效果怎样样?预测准确率高不高?我们在机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16 12:30:09
正在学,到时候有问题咨询楼主,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