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宏观经济学
汪丁丁:高素质家庭多生孩子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楼主
gongtianyu
6291
39
收藏
2010-03-27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率,关键性地依赖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劳动力占人口的比例。因此,应鼓励较高教育程度的家庭多生孩子。
作者:汪丁丁 发布于:2010-3-20 来自:IT经理世界
如哈耶克《复杂现象论》阐释的那样,大量的遵循简单行为规则的微观个体,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呈现的,是社会的宏观秩序或简称秩序。
假如我们的经济正在增长,假如我们的行为——不论是投资行为还是消费行为——充分地理性,那么,我们预期中的经济增长率的增加将诱致更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有助于我们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增加幅度的实现。类似的原理也适用于楼市和股市,香港人谓之“追涨杀跌”策略。这一策略在中国市场里实施,根据我的观察,确实可以比“逆反策略”有更高的收益。或许,中国社会的风险规避类型及其心理结构更多地是“趋群性”而不是有利于逆反策略的“趋个性”。
总之,普遍可见的现象是这样的:当我看到股票价格持续上涨时,我预期股票价格将会持续上涨,于是我开始购买股票。当许多人都如我这样行动时,股票价格将持续上涨,于是我的经验支持我的预期。这样的基于个体预期的价格上涨和最终产生的“泡沫”及其爆裂过程,被耶鲁大学的金融学家希勒称为(就这一群体而言的)“非理性癫狂”。这样一种癫狂,它的社会心理结构,就中国人而言,有待于更深入的观察和想象。我的初步推测是,它与中国人的两种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其一是人生陷入困境时的赌博心理(冒险),其二是为家族传宗接代而必须的保险心理(从众)。这两种心态都可能产生群体癫狂。
经济增长率,于是可成为协调博弈的共同信号,它的变动可能改变社会预期,产生强烈的外部效应。根据乘数原理及相关经验,我认为,在中国社会外部效应大约是内部效应的三倍或更高。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乘数原理意味着存在反方向的预期和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预期增长率将下降并据此调整我们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那么我个人投资的减少将诱致这一减少幅度三倍左右的投资总额的减少。当然,我的个人投资若原本是与其他人的投资活动密切相关的,则我的投资原本就会因他人投资的减少而减少。所以,乘数原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投资活动在社会生产整体过程中的位置。一般而言,越是靠近生产过程开端的投资,乘数效应越显著。
一个新生儿的降生,可以说是一项新的投资和消费的开端。所以,新增人口的乘数效应最显著。特别显著的效应,往往是理性行为主体可以预期的事情。一般而言,经济的持续增长引发未来家庭收入持续增长的预期并诱致新的生育行为。统计表明,在主要由母亲的教育程度决定的生育意愿的限制下,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间呈现正的相关性。
可是,女性的生育意愿随教育程度的上升而下降,而女性教育程度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上升。所以,统计表明,收入水平的长期上升与生育率的长期下降,二者显著地相关。
人口学家熟知的“生育率迁移”,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从而人口可以保持零增长率),第二阶段以死亡率持续降低和依旧保持着且已成为社会习俗的高出生率为特征(从而人口持续增长以致形成“人口爆炸”),第三阶段以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为特征(从而人口可以保持零增长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无一例外地是生育率迁移的第二阶段所谓“人口爆炸”而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由此而有的“发展经济学基本问题”是:怎样在生育率迁移的第三阶段之前,将生育率迁移第二阶段的新增劳动力尽可能地转换为新增资本存量,从而在人口老龄化阶段享有足够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
由于20世纪上半叶的长期战乱,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之后的严重饥荒,又由于在稍后大约20年内实行的严厉限制生育政策,中国人口过程包含着远比正常人口过程更强烈的代群效应。现在的80后,他们的父母代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那一轮生育高峰期出生的。接着发生的,是一个限制生育的时期,那时出生的孩子,是今天90后年轻人的父母代。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根据晚近发表的罗斯基和帕金斯“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是未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率关键性地依赖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劳动力占人口的比例。这一结论的公共政策涵义是:第一,鼓励生育;第二,鼓励教育。这两项鼓励政策的综合是:鼓励较高教育程度的家庭多生孩子。因为,每一个这样的新生儿将产生的社会效应是他的家庭效应的三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wensnt
2010-3-27 15:57:26
好多字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jjun007
2010-3-27 16:02:29
这么长啊,感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冬季风在夏天
2010-3-27 16:15:40
鼓励高素质的人多生,普通人就没有自由生育的权利,这是社会不公平的表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天奕
2010-3-27 16:20:09
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是,容易被误解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lyzlk728
2010-3-28 22:09:05
理论上可以接受。
但是如何区分受良好教育和没受良好教育的人,就算能区分开来,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jaick
2010-3-28 23:45:18
浙江汪丁丁,中国少有的经济学家,支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mujian
2010-4-2 10:39:29
一是一,二是二。该生是对的,但是实际做起来又是另一码事。该怎么做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南方阿呆
2010-4-2 10:47:02
户籍制度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就不公平。
高素质的家庭多生孩子确实不错,但是那些所谓的“低素质”家庭就算生一个,教育得不到保证,下一代还是低素质,然后就一直恶性循环?
鼓励高素质家庭多生孩子(个人觉得生两个足矣),同时也要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如果户籍制度能得到改革的话当然最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huangjie5281
2010-4-2 11:09:43
理论上支持,但实施很难。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Brandonp
2010-4-2 11:29:53
很公平啊,只要人人都有成为高素质家庭的条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bin5359
2010-4-5 19:04:47
看来该文章的作者的家庭以后都不会也不应该生孩子........................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好想~~~
2010-4-7 12:23:46
对女性而言:按经济理论的成本收益分析 不生是最佳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oscarrambo
2010-4-10 01:34:49
排版太乱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zgz0615
2010-7-26 13:37:36
各位应该谏言献策,而不是简单的抛给楼主一个问题诘难楼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learningEcon
2010-7-26 19:53:01
想当然. 一个人的成长更关键依赖社会, 父母的影响很重要, 但绝不至于到了决定论的程度. 照LZ的说法, 不知道毛泽东和邓小平能不能出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tangls
2010-7-28 17:01:07
这样的理论丛经济学角度看是对的,但是平民百姓很容易上升到有钱人有权人与贫民的对抗高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learningEcon
2010-7-28 22:52:27
17#
tangls
说实话,没看出来"从经济学角度是对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hexinzhu
2010-7-29 16:43:47
天生素质就低?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高素质的一代未必有高素质的下一代,低素质的一代未必不会有高素质的下一代。作者的立论根本不能成立,傻瓜都能想明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wheatQi
2010-7-29 17:45:50
高素质的家庭要多生,低素质的家庭管不住他多生。。。中国的计划生育完了。。。
计划生育本来就是国家为了缓解人口压力而不得不实行的非人性化的政策,不过貌似越来越混乱了~~怎样都是道理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abbzhenhua
2010-8-1 16:40:19
同意汪的观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nanguo90
2010-8-1 22:43:41
本人赞同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野门一派
2010-8-2 13:17:57
汉民只能生一个,回民可以俩,藏民不限。自己回味。
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程度无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changwentao
2010-8-2 13:24:50
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加大贫富差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周济
2010-8-2 18:32:41
赞同这种看法,笔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长长回农村,见到农村同龄人都是生了两个或两个以后(违反政策的),但政府对于他们只有罚款,甚至有的基层政府还想法以此设租、寻租。由于他们没有工作被炒工作的的威胁,所以就“多子多福”了。据观察,现在农村很多小青年都是被中一毕业就辍学了。在当今社会文化水平是较低的
与此相反,大多素质较高者、有较好固定工作和稳定收来源者,绝绝大多数都是一胎,很多想生二胎,但有工作被炒工作的的威胁,所以不生二胎。相比而言,他们的子女一般起码都是大专以上。
这样长期而言是不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周济
2010-8-2 18:47:43
可现实是:本人在现所在农村看到生二胎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大多是被中及以下学历,高中还相对较少
问题出在哪?
如何才能实现和谐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jialan18
2010-8-2 19:53:07
我想有的经济学家最开始的家庭也不是很好吧。。难道要一竿子打死么?怎么判断怎么实施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cainncq
2010-8-2 20:56:21
汪老师的这个说法有点雷人,要是传到大众网络上,估计要引起一片质疑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野门一派
2010-8-3 13:35:36
教育资源垄断,高中,大学教育都在县,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重读柏格森
2010-8-3 23:12:50
现在的教育,让差别进一步扩大了,其实,不是好事情。
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变得更难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就业的关键
专家预计: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稳中趋降
未来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加大
深度城市化:未来经济增长引擎 (蔡昉 )
移动互联和云—未来经济增长两大因素
大家还有没有关于如何预测公司未来经济增长的模型呢?
中西部——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林毅夫:未来经济增长仍需靠投资拉动
国经中S-S定理是不是没有增进国民福利?高手讲解一下
[讲座-11.29]人力资源不平等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稳定
栏目导航
宏观经济学
商学院
休闲灌水
创新与战略管理
爱问频道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热门文章
2026“课题申报”抢跑号角的已吹响!国社科 ...
Nature点赞!哈佛MIT最新作:AI科学家时代来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达富发投资关于中百集团行情数据操作分析与 ...
GTAP11运行扩展数据库出错,希望高手指点。
2025秋季大摩宏观团队闭门会议纪要
建筑的想象之整理补充笔记
英文书籍
中国移动: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
超越普里瓦洛夫无穷乘积与它对解析函数的应 ...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