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737 12
2006-03-16

不太理解,请各位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6 20:50:00

偏好更多是以心理的满足感来衡量的,是一个定量分析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6 22:45:00

能把上下文说一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6 23:51:00

sungmoo版主你好.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假设消费者的偏好服从一系列的公理,即偏好的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单调性与凸性.然后通过效用最大化推导出消费者的马歇尔需求函数,并且知道需求函数必须满足预算平衡性,对称性与负半定性.一般的教材都会说,这种方法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先假设无法观察到的偏好具有一些性质,然后通过推导对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消费者行为-需求函数-作出预测.那么,为什么说偏好是无法观察到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7 00:24:00

无法观察应该指无法量化表示,而只能通过其选择表现出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7 09:15:00

这一方面我也不太熟悉。

我个人的理解(未必正确)是:以偏好的“完备性”为例,其“不可观察性”主要源于我们无法完全(或穷尽)列举“消费空间”中的所有元素。我们可以假设(并以此为某种公理),消费者对于消费空间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能做出偏好判断,而我们却不能穷举其中任意两个元素(消费空间可以是无穷集合,其中的元素也未必是可列的)——穷举是我们做出“总判断”的前提(哪怕用数学归纳法)。其他的,如“传递性”、“凸性”、“连续性”都有类似问题。我们只能先验地假设消费者的偏好有这样的性质(甚至说只有这样才可称“理性的消费者”),但我们无法完全地验证这些性质。

当消费空间中的元素可列且有限,我们还是可以验证偏好的完备性、传递性、凸性的,但连续性就不存在了。但是这样的“消费空间”恐怕又太不符合人们的直观认识(没有人会把自己的消费空间定在这么小的范围,或者说,这样的消费空间并不“可信”)。

我们可观察的是,有限的“价格-消费量”组合,借助一些先验的假设(或条件),我们可能推出一条连续甚至光滑的需求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