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1-24 00:03:05
lwzxy 发表于 2011-1-23 22:00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3 10:05
lwzxy 发表于 2011-1-22 22:57 一,在数学之于经济学这一帖中,我将以前发过的一贴转发过来,作为参与此帖讨论的一个意见,其并非针对任何一个人。而sungmoo自告奋勇上前讨论的,既然如此,sungmoo是否有义务将其准备批判的观点认认真真研究清楚?文章之中早已有答案的东西作为问题的提出有何意义?
这所谓“文章之中早已有答案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不可质疑的?
是不是,有人质疑,便是“不认真看清楚别人的东西”?
再次提醒:以上问题,问向lwzxy,lwzxy不愿意回答,可以,也可以继续使用以上招数。
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文章之中早已有答案的东西=可以被质疑的东西?有人质疑=“不认真看清楚别人的东西”?
我已说过,你可以质疑。10岁的孩童也可以质疑,IQ75的也可以质疑,躲猫猫的可以质疑,打酱油的也可以质疑,这是你的权利。你如果不想搞清楚要质疑的东西而行质疑的话,这也是你的权利,不过更加体现的是你那“完美的逻辑”。
还是一些老套的招数,不知一些观众是否和我一样,“审美疲劳”了?能否弄些新花样出来,OK?sungmoo如果不愿意就事论事,继续耍弄文字游戏,“可以,也可以继续使用以上的招数。”
从此上言论来看,lwzxy也同意文章之中早已有答案的东西可以被质疑,那么,我们就不理解lwzxy前后之言了。

一边说“早已有答案的东西,作为问题有何意义”,一边又说“早已有答案的东西可以被质疑”,并说这是“文字游戏”、“老一套招数”。

就事论事地说,最前面的问题,恰恰就是针对lwzxy所谓的“早已有答案的东西”的不解或疑惑,而恰恰由于lwzxy的种种表现,才又提出了以上这些问题。

本人确实看不懂的就是:从lwzxy的引文中能推导出那些所谓“早已有的答案”。这种疑惑在lwzxy那里被认为是“文字游戏”。
lwzxy 发表于 2010-3-29 19:57 由于这种实证主义情结,大多数人认为数学是研究经济学的适当的、也是必需的方法。
(先且不谈上述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只看后面部分)
(先且不谈“研究经济学的数学方法”究竟是怎样一种方法)
认为“A是B适当的、必需的方法”,是否意味着认为“A是B的唯一方法”?
lwzxy 发表于 2010-3-29 19:57 数学的方法难于说明,那些趋向于建立均衡的行为如何从一个非均衡的情况发生。
可否就此举一个“数学方法”的例子?
“均衡的稳定性”又是在关注与描述什么呢?
(另外,均衡的定义也可以不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
lwzxy 发表于 2010-3-29 19:57 当今的经济思想分为许多思想学派:凯恩斯主义者、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博弈论学派、供应学派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经济学视为和物理学一样的经验科学,提出需要不断地经验检验的假说


而实证主义被认为是与科学密不可分的,且需要严格的方法和训练,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实证主义提升了经济学的地位。但真相是,经济学与社会科学比经验科学困难得多。其中得出真实结论的思想过程是艰难的,它需要很高水平的抽象能力,而很多人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


(1)把“博弈论”也列为一个学派,这倒是头一次听到。它是什么意义呢?是否只要使用博弈论的术语进行分析,就算“博弈论学派”?

(2)这里的“实证主义”,指的是“理论需要不断地经验检验”?若不赞成“实证主义”,是否主张“理论不需要不断地经验检验”?那么

lwzxy 发表于 2010-3-29 19:57 更大的缺陷是,他们没有认识到,无尽变动的市场过程,是无法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的。


没有或不需要“经验检验”,我们如何判断数学语言是有法还是无法描述“无尽变动的市场过程”呢?
lwzxy 发表于 2010-3-29 19:57 面对人们对经济学之应用数学方法的质疑,他们提出自己的辩解。他们说,数学只是一种工具。言下之意,数学是中立的,反对数学就如同反对白色或黑色一样没有意义。然而,筷子是一个我们用来夹菜的很有用的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筷子也能很好地胜任我们喝汤。他们说,数学只是一种语言。然而,我们的语言难道不也是一种“语言”?数学逻辑是一种逻辑,难道语言逻辑就不是一种逻辑?不过,真正的问题还不在于他们忽视语言逻辑的存在。更大的缺陷是,他们没有认识到,无尽变动的市场过程,是无法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的
运用数学语言的人,是否必然坚持“只能使用”数学语言?(排斥其他语言?)
无法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东西,自然语言是否必然可以描述?
自然语言有没有“无法描述”或“描述困难”的地方?
“无尽变动的市场过程”,自然语言就可以描述?


……

等等,不一一重复列举。

如果(又用到了“如果”)这些问题能在所引之文中找到答案(如lwzxy所言"早已有答案"),请lwzxy明示在文中什么位置。

到目前,lwzxy就引用别人之言的目的,只正面回答过一个虚拟式的“为了好玩”。不过,按lwzxy强调的“早已有答案”来看,这已经表明lwzxy已经看懂了所引之言(否则何以知道“早已有答案”?)。请lwzxy为我们明示这些“早已有的答案”在哪里。

只要有人对所引之言产生疑问,引用者就说这“早已有答案”,“是你自己没看懂”,“这是巨匠们的思想”等等,那么“引用”这种方法,可以天下无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00:06:19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3 23:37 1,经济学很烂,而数学也很烂的人,既做不了经济学家,也做不了数学家。于是他们做了数理经济学家。
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00:11:42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3 23:37 2,不联系实际,用数学去研究经济学,就是形而上学了。空洞,无意义,数字游戏。
(这里先不讨论“形而上学”这个复杂的概念,只按以上言者所指)

(1)不联系实际,即使不用数学只用文字去研究经济学,也是“形而上学”了。空洞,无意义,文字游戏。(请注意:从这一表述中并不能推出,“只许用数学去研究经济学”)

(2)一种学说有没有“联系实际”,如何判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00:42:31
lwzxy 发表于 2011-1-23 22:02 那同样地,我倒要问问sungmoo,你之所以自告奋勇上前讨论的目的是什么?
0、似乎不是为了看懂别人的说法;
1、似乎也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
2、显然也不是想说自己赞成别人的说法;
3、其他目的——为反对而反对?

如果你只是为反对而反对,因为既不引用别人的观点,也不声明自己的主张或倾向,那么我当然可以按照合理论辩程序要求你,"就这么简单"。

sungmoo总要求别人回答问题,而自己又不遵循合理的论辩程序,这就是sungmoo自以为是的“讨论逻辑”!(注意,在此处,sungmoo偷天换日,张冠而李戴)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对lwzxy所引之言的表述有疑问,而且对lwzxy引用此言的目的有疑问。

另外,lwzxy所谓的“既不引用别人的观点”,是什么意思?不引用谁的观点?请明示。(我前面有没有引用lwzxy所引之言,一看便知)

我对A的表述有疑问,并想求证A的表述究竟想表述什么意义,我就必须声明自己的主张或倾向?这就是lwzxy的“合理论辩程序”?

我们又看到了lwzxy的逻辑特色。

举例子。

有人论证a+b=c,我对其论证方式或过程有疑问,我就必须同意a+b=c或相反?我想知道并问该人其中a的确切意义,我就必须赋予a的意义?

有人说A是“打酱油的”,我问这个人什么叫“打酱油”,我就必须说明“打酱油”的意义?

再请lwzxy注意:是lwzxy在别人的讨论中摆出了其他人的话,别人想知道所引之言在表述什么,lwzxy引用的目的,它是否表明了lwzxy的立场与倾向。如果lwzxy不作引用,别人不会想问他这样的问题。

你陈列了一些命题,才会有别人关于这些命题的疑问,而别人有这些疑问,并不是别人必须再列示自己的相关的命题的充分条件。

(注意:联系其他帖,lwzxy想在混淆这里的所谓“目的”的意义,偷天换日,李冠而张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01:04:01
lwzxy 发表于 2011-1-23 22:05
似乎一直兜圈子的是sungmoo你啊,又拿出“数学语言”来说事,我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
已经多次提醒你:是否应当先弄清楚所谓“数学语言”能不能用于经济学?这个帖子的主题是什么?
没人关心你用不用数学语言,也没人限制你用数学语言,帖子中所主张的不过是:用了无效,不仅无效,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
sungmoo的问题即意涵数学方法的正当性,在这一前提下有模有样得提出问题,并企图强迫别人加以回答,以求“请君入瓮”之效。
OK。lwzxy能做此说明,善莫大焉。

那么,就经济学所使用的“数学语言”而言,这种数学语言可以归结于逻辑(当然“全部的数学”不会归结于逻辑),由此,帖子中是否想主张逻辑也是无效的,从根本来说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08:39:38
lwzxy 发表于 2011-1-23 22:08
这里又看到sungmoo的又一逻辑特色——再次地——断章取义,顾左右而言他,然后倒打一耙。
请问sungmoo,我前面这段文字的前提是什么?你前面多次强调,“要联系起来看”,你是如此践行的?
正如前所说,sungmoo不仅可以潇洒自如地对巨匠们的言论加以指摘,还拿“巨匠们的思想不是不容怀疑的”加以搪塞,以对这种明显不负责任的辩论加以辩护。
既然大家的思想都是可以被质疑的,对于我等小辈而言,在互不相容的观点面前,作何取舍呢?我是相信巨匠们的言论呢,还是相信像sungmoo这样的大师的言论呢?

注意,在此,也包括在此之前,我从未限制别人可以质疑哪怕是巨匠们言论的权利。而sungmoo,却使出无中生有的招数,满腹委屈地抱怨本人“是否剥夺sungmoo质疑大师们,质疑本人的权利”!sungmoo如此做,无非是要转移话题,对其不负责任的批评加以推脱。
最后,sungmoo不忘倒打一耙:说本人“其实并没有讨论的兴趣”,“以特有的逻辑来逃避讨论”。我看,倒是sungmoo以其“特有的逻辑”来逃避责任。
lwzxy 发表于 2011-1-23 22:11
由此又可明白看出,纵然我在48楼花费如此大的唇舌,仍然没有达到sungmoo的“能力与视力”所可容许的程度。但我仍然不相信sungmoo的“理解能力如此之差”。其只有一种可能,虽然自愿前来讨论,却“没有讨论问题的诚意”。

sungmoo根本没有认真看本人的回复。否则怎会再次提一些帖子内容中早已有答案的问题?屡次的。如此下去,着实没有继续论下去的必要。

而且,sungmoo显然对于“肆意指摘”,“不负责任地论辩方式”感到委屈,但见于sungmoo既无诚意看文章帖子内容,又对经济学认识论及逻辑经济学的完全陌生的事实,难道对其那潇洒自如地对巨匠们的思想提出质疑的所谓的“问题”还要要求以更高的评价?
大家不妨再看看lwzxy在48楼的唇舌:
lwzxy 发表于 2011-1-22 22:57
来本帖“数学经济学就是大忽悠”这一主题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不惜进行人身攻击了,呵呵。

既然sungmoo还是一如既往地热心,礼尚往来,看来还得按其“那样的逻辑”将文字游戏进行下去了,虽然想必许多看客已觉得无聊和浪费时间。不过,在此之前,有三点需要说明,把事情捋一捋先:

一,在数学之于经济学这一帖中,我将以前发过的一贴转发过来,作为参与此帖讨论的一个意见,其并非针对任何一个人。而sungmoo自告奋勇上前讨论的,既然如此,sungmoo是否有义务将其准备批判的观点认认真真研究清楚?文章之中早已有答案的东西,作为问题的提出有何意义?

二、在本帖的文章即早已明确说明,该文章内容是引用,其并非我所写。如果对文章观点有异议,大可以说明其错误在什么地方,而从批评者观点看正确的又应是什么,依据为何。而不是一味地咬文嚼字,吹毛求疵,为反对而反对,而对自己的观点却又不置一词。毫无疑问,语言的翻译并非是百分之百可以传达原文的含义,再加之译者是台湾人,语言习惯与大陆又有不同,因而,有些地方会引起误解应是可能的,因此我亦将对应的英语原文加以说明,以利于感兴趣的读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而sungmoo是如何做的呢?他一开始甚至于不清楚文章是来自于引用!更不用说做系统的研究了。因而其发问的目标亦指向我,自以为质疑的是我的观点,并不惜以情感言论加以攻击,这在sungmoo身上自是司空见惯,只可惜是无效的,他打错了靶子。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暴露了sungmoo才真正自视为“思想巨匠”的身份,不仅可以潇洒自如地对巨匠们的言论加以指摘,还拿“巨匠们的思想不是不容怀疑的”加以搪塞,以对这种明显不负责任的论辩方式加以辩护。即便巨匠们的思想是可以质疑的,即便巨匠们的观点是不尽一致的,仅凭此就可以肆意指摘巨匠们的观点吗?试问,即便是像sungmoo这样的大人物,在质疑这些互不相容的观点时是否应遵循合理的程序呢?

三、试图与人辩论,但又不愿对对方的观点力图系统全面的以求把握,而是不求甚解,断文取义,通过玩弄文字游戏,望文生义、吹毛求疵而不断提出一些所谓的甚或不相干的问题,试问,这样的问题其价值何在,值得认真对待与回答吗?而退一步说,sungmoo指摘巨匠们的观点,而不是“我”之观点,我没有回答的义务,也当然有不回答的权利,我不过是尽可能准确复述他们之观点而已。当然,对其中我认为有价值的值得认真对待的批评,我也不放弃发言的权利,当然责任也由我自己承担,与巨匠们无关。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和“值得认真对待的”,那显然是我自己的价值判断,别人无权置喙,因此,要不要回答,以及回答哪些问题,无须他人指手画脚。即使将问题弄成红色,加粗,说“我拒不回答问题”之类,也是无用。建议sungmoo,是否应当先做好第一步工作,然后再聚焦于问题,才更合乎逻辑?
就48楼的说法(以及后续的说法,其他主题帖子中的说法),所谓“合理的程序”、“早已有的答案”、“肆意指摘”,等等。我早已经提出了我的看法。如果lwzxy不愿意认真去看,这确实是lwzxy的权利。lwzxy看没看到问向他自己的问题,愿不愿意回答这些问题,也确实是自己的权利。

当然,lwzxy运用自己的权利时,不仅是不回答别人的问题,而是更愿意提出一些“合理的程序”、“早已有的答案”、“肆意指摘”,等等的说法。

这里,一方面,lwzxy允许别人质疑(说自己“从未限制别人质疑的权利”),一方面又说别人在“肆意指摘”——这种说法来源于lwzxy所谓的“合理的程序”,在他的程序中,前面的“质疑”便是“肆意指摘”。

根据lwzxy前面的各种说法,我们已经看到,在lwzxy的逻辑中,所谓“合理的程序”是什么,如此我们看到了lwzxy提出所谓的“肆意指摘”等等说法的用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12:13:08
lwzxy 发表于 2011-1-23 22:04
lzhfgood 发表于 2011-1-23 10:26
gxl0814 发表于 2010-3-29 21:32
哪里的什么逻辑对数学?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理清逻辑的方法。。。
阁下的意思是,除了用数学方法,就无法理清逻辑?
本帖的主题是一个:Mathematics Versus Economic Logic。

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lwzxy的逻辑是这样的:别人一说“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理清逻辑的方法”,就马上想到别人的意思是“除了用数学方法,就无法理清逻辑”。

这种夸大化的引申屡见不鲜,希望这只是lwzxy的逻辑,而不是其他。
这位打酱油人士貌似对所谓“我的逻辑”很是了解啊。还“夸大化引申”?不知你上纲上线,给人扣上这么大一顶帽子的行为,应不应属“夸大化引申”?还有,你那括号里红字,你回头仔细看看,算不算是“夸大化引申”?仿佛只有你才可做到客观公正,别人一律是夸大其辞?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啥也不说,你现在就对我括号里的红字做直接的回复,OK?

老是说这说那,来点直接的可以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21:44:40
前面我在69楼-81楼对sungmoo及打酱油人士之55楼-68楼逐贴进行了回复与批驳。然而,在此之后的sungmoo及打酱油人士这些回复中,除了重复先前的陈词滥调以外,毫无新意。而且,一个“有诚意”的讨论者,而且是作为自告奋勇前来讨论的讨论者,是否应当至少将别人的回复看完再行回复?可惜sungmoo不具备这样的道德与态度。他从最近一帖回。管你先前的回复如何,观点何如。前面已经数次提到,sungmoo并无讨论问题的诚意,在回帖上如此,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还有,对于我先前的批驳,sungmoo显然是有选择地进行了回复与引用,不了解这是什么道理。


关键一点是,我没有看到我的回复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有理由相信这是故意为之,以逃避本帖主旨,并转移话题。几个直接有关本帖讨论的问题,前面多次提及,而sungmoo使出浑身解数,拒不承认,也绝不回答。在此,我再再次明白提出,希望sungmoo能“老老实实回答”:


一、讨论至今,已有若干天,sungmoo对文章内容倒底有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指的是系统的,联系的,而不是断章取义的。
二、对于经济学认识论及帖子文章中涉及到的“逻辑的经济学”倒底又了解多少?如果不是完全无知的话,虽然这极有可能。
三、本帖讨论的主题——虽然我多次已提醒——倒底是什么?


对文章内容不清不楚,对巨匠们的思想潇洒“质疑”,还拒不承认是“肆意指摘”,这便是sungmoo的一贯之“逻辑特色”与作风。


现在,sungmoo所能够拿得出的反驳的理由,即是他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所谓的“问题”,然后不惜一切手段强迫我加以回答,我已经说过,我至少还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在此,不必再次提出,其“肆意指摘”的问题,当然,这一点sungmoo是不能也不应该加以否认的。现在,说说这“问题”背后的问题,可以称之为“问题”之问题。


对于打酱油人士,似乎不应求全责备,虽然我也多次提醒,但我相信他或许仍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对于sungmoo,我有理由相信是有意为之,如同其它的诸多招数一样,不过是更加隐蔽,更加不易被察觉。这即是前面已提到过的“请君入瓮”法。不过,这条回复,已然被sungmoo有选择地给忽略掉了。


我想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或许会让事情变得清楚一些。


假设本帖正在讨论“佛与上帝的存在性问题”。这时,sungmoo远远地看到了这个问题,立刻自告奋勇地上前提出疑问——管它讨论的帖子内容是什么——佛与上帝交流时,是用印度语呢,还是英语呢?


在这个所谓的“问题”里面,显然已经意涵了佛与上帝的存在,因而,你无论作何回答,都实际已默认了佛与上帝的存在。


当然,本帖的讨论还未到如此之远。它着意探讨的,不是本体论问题,而是认识论问题。


我相信sungmoo是深知这一点的,他想使用“请君入瓮”一招以求胜,这恐怕就是其不断抓住那些所谓“问题”的原因。坦白说,本帖的讨论至今,除了与sungmoo玩弄玩弄文字游戏外,实质的问题确也没有涉及到。我自是力图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但“聪明的”sungmoo显然知道,如果真的如此,他将面临怎样的一个处境。


因此,sungmoo如果想将前面用过的招数再从头来一遍,那么请其自便。不过,无论sungmoo如何狡辩,如何表演,值得思考的问题的起点是:自然科学所处理的经验,与社会科学所处理的经验,是否应当采用相同的处理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09:21:21
能不能简明一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09:43:59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最严密的逻辑。
文学的经济学和数学的经济学您信那个,当然前提是您都理解

证据是“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论证您相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1:46:41
lwzxy 发表于 2011-1-24 21:44 因此,sungmoo如果想将前面用过的招数再从头来一遍,那么请其自便。不过,无论sungmoo如何狡辩,如何表演,值得思考的问题的起点是:自然科学所处理的经验,与社会科学所处理的经验,是否应当采用相同的处理法?
其实,前面问向lwzxy的问题(之一)很简单:

是否一个人在构建经济学中使用了数学语言,这个人必然在方法论与认识论上导致某一主义与倾向?

“使用数学语言的经济学”与所谓“数学的经济学”究竟是何关系?

当然,lwzxy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回答别人的这些问题。

请大家注意背景:

lwzxy在别人的讨论(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14551-1-1.html)中引用了其他人的话——后来,lwzxy进一步表明,如果有人对这段所引之言有疑问,这也并不是问向lwzxy的问题,lwzxy无责任回答。当别人问为什么lwzxy要这么做(即在别人的讨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段话),这是否表明lwzxy的立场与观点,lwzxy避而不答,反而说别人没有看懂所引之言,是“肆意指摘”,其中“早已有答案”。

我们“有理由推断”(借用lwzxy的话):lwzxy虽然引用了别人(甚至巨匠)的话,但这段话并不表明lwzxy在这场讨论中的立场与观点,否则我们实在无法理解lwzxy为什么要不承认这些问题是问向lwzxy的。

当然,由于lwzxy不肯回答自己引用他人之言的目的(并抛出自己的关于“目的”的说法),我们也不知道“使用数学语言的经济学”与所谓“数学的经济学”究竟是何关系(显然,我们无法同引言的原著者直接讨论)。正是按lwzxy所谓“联系的、系统的”方法,我们也仍看不到这两个概念究竟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这样,在概念的模糊中,lwzxy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lwzxy洋洋洒洒多少字,其实只要老老实实对待别人的问题就可以了。

别人的所谓的“陈辞滥调”(当然,这是借用lwzxy的说法),也只不过是,lwzxy一味逃避别人问题的表现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2:01:37
ahahaholy 发表于 2011-1-25 09:43 证据是“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论证您相信吗?
在lwzxy的逻辑中,如果在讨论中A引用了B的说法,C对引言中的说法有疑问,

A可以对C说:

(1)这不是问向A的问题,而是问向B的问题。

(2)C也不应去问A在这里引用B的说法的目的。

(3)由于B是巨匠,C虽然可以质疑B,但C的质疑更可疑。

(4)B的说法中“早已有了答案”,这只是由于C没有认真地、联系地、系统地看别人的说法,C的质疑是“肆意指摘”。

(5)B的说法指出了更深远的问题。

这样,A只要引用了B的说法,便获得了随心所欲的法宝。

很显然,一些概念与陈述的意义如果不澄清,讨论是无法展开的。但A可以放任这种模糊(对B的质疑,A抛出了自己的“合理的程序”来说明质疑是不可取的),并基于此批判别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8:50:34
我可不像sungmoo版主那样有耐心解释什么逻辑问题,因为那纯粹是白费劲。

我现在只要lwzxy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一个赞同“逻辑的经济学”的人,连回答我那些简单明了的问题的逻辑都没有,那打再多的字也不过是浪费电而已。

文字多当然没有关系,lwzxy,赶紧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吧,我说了,你可以回答“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甚至更霸道一点回答“我不屑于回答你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21:43:08
我想该说的在本帖第10页第98楼都明确说了。若sungmoo与打酱油人士还看不懂(无论是否故意),或愿意坚持其自以为是的“逻辑”,那么坚持就好了,我无意纠正之。我也不打算在该帖上继续再浪费时间。
如前所述,本帖主旨为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如有观者进一步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方面的问题有兴趣,可参见以下两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21:48:14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4 00:11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3 23:37 2,不联系实际,用数学去研究经济学,就是形而上学了。空洞,无意义,数字游戏。
(这里先不讨论“形而上学”这个复杂的概念,只按以上言者所指)

(1)不联系实际,即使不用数学只用文字去研究经济学,也是“形而上学”了。空洞,无意义,文字游戏。(请注意:从这一表述中并不能推出,“只许用数学去研究经济学”)

(2)一种学说有没有“联系实际”,如何判定呢?
两个问题一起回答。

1,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很烂数学也很烂----关于这个,我来说明一下。数理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好不好,这个咱们不去在争论。单说数理经济学家的数学怎么样。据我所知,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有,比如牛顿这人,笛卡尔这人;还有冯诺依曼这种身兼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的人;那么我就找不到一个既是经济学家的,又是数学家的人,请你给找一个看看。当然,博弈论除外,博弈论在我看来更是一个数学理论,它的应用范围之广,远不止经济学。

2,一种学说有无联系实际,当然还是有所依据的。第一,从实践中来,是实践的总结和引申;第二,到实践中去,可以在实践中有所应用;第三,能对实践产生积极的效果才是好学说,当然这种效果是社会意义上而不是某些人盈利。比如地球中心说,这个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与神学契合,也间接地为神学院创收不少,可是,它是一个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6 08:33:03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5 21:48 1,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很烂数学也很烂----关于这个,我来说明一下。数理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好不好,这个咱们不去在争论。单说数理经济学家的数学怎么样。据我所知,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有,比如牛顿这人,笛卡尔这人;还有冯诺依曼这种身兼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的人;那么我就找不到一个既是经济学家的,又是数学家的人,请你给找一个看看。当然,博弈论除外,博弈论在我看来更是一个数学理论,它的应用范围之广,远不止经济学。
你的逻辑同样很有趣。

“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很烂数学也很烂”,这是你提出来的命题吧?别人向你索取该命题的例证,你却让别人去举别的命题的例证。

莫非,你的逻辑中,“**学很烂”意味着“是**学家”?

还有,一个人究竟算不算“**学家”,标准又是什么?

另外,你这里的“数理经济学”,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判定标准是什么?

*****

即便你提出如此问题,Arrow、Debreu、Scarf等算不算你所谓的“数理经济学家”?他们的数学与经济学算不算“很烂”?他们算不算你所谓的“兼数学家与经济学家”?

(请注意:这些概念是你在这里提出来的,解释权在你手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6 08:35:08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5 21:48 2,一种学说有无联系实际,当然还是有所依据的。第一,从实践中来,是实践的总结和引申;第二,到实践中去,可以在实践中有所应用;第三,能对实践产生积极的效果才是好学说,当然这种效果是社会意义上而不是某些人盈利。比如地球中心说,这个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与神学契合,也间接地为神学院创收不少,可是,它是一个伪科学。
我们就想知道:究竟通过依据什么,我们才得以判定什么是

“第一,从实践中来,是实践的总结和引申;第二,到实践中去,可以在实践中有所应用;第三,能对实践产生积极的效果才是好学说,当然这种效果是社会意义上而不是某些人盈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6 08:43:24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5 21:48 1,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很烂数学也很烂----关于这个,我来说明一下。数理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好不好,这个咱们不去在争论。单说数理经济学家的数学怎么样。据我所知,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有,比如牛顿这人,笛卡尔这人;还有冯诺依曼这种身兼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的人;那么我就找不到一个既是经济学家的,又是数学家的人,请你给找一个看看。当然,博弈论除外,博弈论在我看来更是一个数学理论,它的应用范围之广,远不止经济学。
你把经济学划分出了一类“数理经济学”,具体的标准是什么(从而我们可以据此判定什么是“数理经济学”)?按你的这种标准,物理学中是否还有所谓“数理物理学”这样的分类?

那么,爱因斯坦算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还是两者兼是)?——按你的**学家的判定标准。

他算不算“数理物理学家”?——按你的“数理经济学”判定的标准(有无所谓“数理物理学”?)。

他在广义相对论中摆弄了非欧几何,他的物理学或数学算不算“很烂”?——按你的“很烂”的判定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6 08:45:54
lwzxy 发表于 2011-1-25 21:43
我想该说的在本帖第10页第98楼都明确说了。若sungmoo与打酱油人士还看不懂(无论是否故意),或愿意坚持其自以为是的“逻辑”,那么坚持就好了,我无意纠正之。我也不打算在该帖上继续再浪费时间。
如前所述,本帖主旨为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如有观者进一步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方面的问题有兴趣,可参见以下两贴:

本人同样无异于在这里“浪费时间”,至于前面说的与问的,lwzxy是否看得懂(无论是否故意),本人也说得足够多了。

至于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14551-1-1.html中的主题是什么,请该帖的楼主确认即可。

(lwzxy是在别人的讨论中引用另外一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6 11:06:20
虽然看的不算很懂,但还是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6 12:20:25
lwzxy 发表于 2011-1-25 21:43
我想该说的在本帖第10页第98楼都明确说了。若sungmoo与打酱油人士还看不懂(无论是否故意),或愿意坚持其自以为是的“逻辑”,那么坚持就好了,我无意纠正之。我也不打算在该帖上继续再浪费时间。
如前所述,本帖主旨为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如有观者进一步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方面的问题有兴趣,可参见以下两贴:
很好。

但是你既然在这里讨论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那为何要对数学经济学大发评论?既然大发评论,又为何对你这个经济学的认识论是如何否认数学经济学的合理性这一问题避而不谈?你所谓的经济学的认识论是否必然导致数学经济学的荒谬?是如何导致的?

如果你的经济学的认识论不能回答上述问题,那还是请你好好的谈论你的经济学认识论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0:56:17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6 08:43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5 21:48 1,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很烂数学也很烂----关于这个,我来说明一下。数理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好不好,这个咱们不去在争论。单说数理经济学家的数学怎么样。据我所知,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有,比如牛顿这人,笛卡尔这人;还有冯诺依曼这种身兼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的人;那么我就找不到一个既是经济学家的,又是数学家的人,请你给找一个看看。当然,博弈论除外,博弈论在我看来更是一个数学理论,它的应用范围之广,远不止经济学。
你把经济学划分出了一类“数理经济学”,具体的标准是什么(从而我们可以据此判定什么是“数理经济学”)?按你的这种标准,物理学中是否还有所谓“数理物理学”这样的分类?

那么,爱因斯坦算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还是两者兼是)?——按你的**学家的判定标准。

他算不算“数理物理学家”?——按你的“数理经济学”判定的标准(有无所谓“数理物理学”?)。

他在广义相对论中摆弄了非欧几何,他的物理学或数学算不算“很烂”?——按你的“很烂”的判定标准。
请举出一个既是经济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做例子吧。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涉及数学,但是其发现与推理或者验证,并不是依赖数学,而是依赖实验。

自然科学的逻辑性远远超过经济学。在我看来经济学的基础是如此破破烂烂,不堪一击。比如稀缺性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2:24:14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0:56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6 08:43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1-25 21:48 1,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很烂数学也很烂----关于这个,我来说明一下。数理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好不好,这个咱们不去在争论。单说数理经济学家的数学怎么样。据我所知,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有,比如牛顿这人,笛卡尔这人;还有冯诺依曼这种身兼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的人;那么我就找不到一个既是经济学家的,又是数学家的人,请你给找一个看看。当然,博弈论除外,博弈论在我看来更是一个数学理论,它的应用范围之广,远不止经济学。
你把经济学划分出了一类“数理经济学”,具体的标准是什么(从而我们可以据此判定什么是“数理经济学”)?按你的这种标准,物理学中是否还有所谓“数理物理学”这样的分类?

那么,爱因斯坦算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还是两者兼是)?——按你的**学家的判定标准。

他算不算“数理物理学家”?——按你的“数理经济学”判定的标准(有无所谓“数理物理学”?)。

他在广义相对论中摆弄了非欧几何,他的物理学或数学算不算“很烂”?——按你的“很烂”的判定标准。
请举出一个既是经济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做例子吧。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涉及数学,但是其发现与推理或者验证,并不是依赖数学,而是依赖实验。
自然科学的逻辑性远远超过经济学。在我看来经济学的基础是如此破破烂烂,不堪一击。比如稀缺性概念。
前面已经提过几位了,你不愿意看到也罢。

请问liuyongfei180,你是否愿意回答上面的问题?(如果liuyongfei180不愿意回答,个人以为,即便以liuyongfei180的“逻辑性”的意义而言,liuyongfei180此前的种种质疑,同样也是“基础是如此破破烂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2:28:38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0:56 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涉及数学,但是其发现推理或者验证,并不是依赖数学,而是依赖实验。
你这里的“依赖”又做何理解?(如何定义的?)

请问:没有相应的数学工具,你如何构建与表述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理论的发现”又是什么意义?(这里的“发现”,又是如何定义的?)

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中的“推理”,都不“依赖”数学?

如果一种理论从假设到结论没有精细的表述,你又如何“验证”呢?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中,这些表述中哪些不算“依赖”数学?

如果,经济学者使用了数学工具构建(“重要”)理论,这便称得上“依赖数学”,那么,充满数学公式的自然科学理论,便称不上“依赖数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4:17:12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6 12:24

前面已经提过几位了,你不愿意看到也罢。

请问liuyongfei180,你是否愿意回答上面的问题?(如果liuyongfei180不愿意回答,个人以为,即便以liuyongfei180的“逻辑性”的意义而言,liuyongfei180此前的种种质疑,同样也是“基础是如此破破烂烂的”)
请将你的问题1234地罗列出来,我自当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4:25:13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6 12:28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0:56 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涉及数学,但是其发现推理或者验证,并不是依赖数学,而是依赖实验。
你这里的“依赖”又做何理解?(如何定义的?)

请问:没有相应的数学工具,你如何构建与表述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理论的发现”又是什么意义?(这里的“发现”,又是如何定义的?)

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中的“推理”,都不“依赖”数学?

如果一种理论从假设到结论没有精细的表述,你又如何“验证”呢?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中,这些表述中哪些不算“依赖”数学?

如果,经济学者使用了数学工具构建(“重要”)理论,这便称得上“依赖数学”,那么,充满数学公式的自然科学理论,便称不上“依赖数学”吗?
自然科学,只把数学当作工具。经济学,除了数学,恐怕就没有干货了。自然科学的原理发现,是配合客观事实的测量和理论演绎。经济学呢?自然科学的理论,一般能禁得住长时间考验。经济学的理论,就可笑的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5:10:13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4:17 请将你的问题1234地罗列出来,我自当回答。
前面已经有了,你不愿意看到,就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5:11:35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4:25 自然科学,只把数学当作工具。经济学,除了数学,恐怕就没有干货了。
请你对于这样的经济学举一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5:22:32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4:25 自然科学,只把数学当作工具。经济学,除了数学,恐怕就没有干货了。自然科学的原理发现,是配合客观事实的测量和理论演绎。经济学呢?自然科学的理论,一般能禁得住长时间考验。经济学的理论,就可笑的狠了。
请注意:你换了字眼。“原理发现”与“理论发现”,是否是相同的意思?

“客观事实的测量”对于经济学而言确实很困难,而这本身不是经济学的问题,而是由于人的行为的特殊性。

对于人而言,被观测者与观测者之间的行为本身是互动的,经济学的预言可能具有“自实现”或“自不实现”的特点。

社会科学中许多学科具有这种性质,按你的说法,社会科学就都“可笑得很”了?

仅就量子力学而言,被观测对象的“性质”,是否与观测者本身的行为有关,也是有争议的问题,量子力学的“基础”问题,也一直是争议不断的。这样,是不是也使得自然科学“可笑的狠”?

另附一句:关于经济学是否是“科学”,若不是“科学”是否就很“可笑”,这样的问题,本论坛已经讨论得足够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5:24:42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6 14:25 自然科学,只把数学当作工具
数学,对于经济学而言,不只是“工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