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017 8
2006-03-18

由于本人刚刚接触西经,有好多的东西还真是转不过,这里有请各位帮个忙了

在供求理论里提到政府的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1.政府无论是高和低价格结果都是供求失衡现象继续存在,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2.对于像农产品这类的价格弹性小的物品,政府为什么采用最低价格(明明是最低还高于均衡价格,不解为什么这么叫),这能算是变向的提高价格来增加总收益吗,表现的供求关系又是如何变化呢?

3.同理,限制价格会出现抢购,黑市,投机那为什么还要限制呢?

谢谢各位劳烦帮我解释一下,本人的脑袋着实有些笨,希望能在这里有所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9 08:39:00

政府支持价的实际存在与微观理论的表面抵触,说明我们的理论还有没注意到(或者未考虑到)的因素。

这样的微观理论是“静态”的,当然也是忽略大量因素的(没有忽略就不可能称为“理论”)——但不是说它的逻辑错了。农作物(尤其是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命脉性的产品。任何一个有能力的政府都不会对其价格波动听之任之。农业是工业乃至其他产业的上游,农产品价格与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其他产品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并且这种波动很可能有自增强的机制——农产品价格的微小波动引起其他产品巨大的波动。从动态的经济增长看,价格稳定(特别是对于基础产品)成了增长稳定的某种前提。其实,我们只要对简单静态的模型稍加扩展——蛛网理论,就可以发现波动的可能情形。在政府不敢确认农产品供求特征时,应以谨慎为原则。当然,随着信息的充分,政府也可以适时调整支持价格。说到底,政府的支持价格(虽然可能造成效率损失)是政府为自己买了一种保险(其成本就是可能的效率损失)。在动态增长而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为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9 08:48:00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

这些常谚就说明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它对应的是“天”、“本”、“慌”、“稳”的问题。其实这些就是农业的一种效率目标。

我们日常居家过日子,还需要多备些“余粮”。在战乱年代更是如此。而国家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为自己多做准备。

农业有一个与其他产业非常不同的地方:受自然约束极大,所谓“靠天吃饭”。未来的天气是谁也无法精算的,我们只能为自己买份保险。政府更要为自己买保险。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煤是工业的粮食。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与农业品相似。当今哪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不在上面大作文章?日本就大量购买中国的煤而封存海底,如果简单地从静态的模型看,会很不理解,但谁能否认其意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9 08:50:00
简单而笼统的说,如果“限制价格会出现抢购,黑市”以至成本太大,这样的价格限制也是失败的。当然,我们要确认成本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9 13:49:00
因为政府官员可以从中寻租,所以他们要制造烟幕。以粮食安全、石油等战略产品来为政府搞价格管制提供借口全是胡说八道,某种产品价格上升只会增加替代品的使用,不会带来全面持久的通货膨胀。1970年代美国由于搞价格管制引起排队买石油,而日本、前西德等石油全部依靠进口的国家就没有出现此类问题,王小鲁也发现中国对粮食收购搞价格管制结果放大了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9 13:53:00
拜托呀大哥,粮价不管制能行么。在这种问题上鼓吹什么自由、效率的经济学家们(看楼上的意思王销鲁好像是个经济学家?),我觉得不是缺心眼就是缺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