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爱护养育万物而不加宰治,则万物莫不安适于天性自然却莫能违逆,可以称之为‘大’。所以说,宇宙的状态是,无象御有象,太虚御阴阳。无象是为大象,玄一是为大气。因此圣人循从大道,无为故能成,自然故能信,终不为大故能成大。执守最大的征象,则天下自会前往归附。归附而不加妨害,百姓自会安生于平和祥泰。音乐与美食尚且留得过客止步,更何况是安生于平和祥泰呢?所以,道说出口来,可谓‘淡然无味’;虽然视而不足以看见,听而不足以闻见,用起来却不可穷竭。唯有下天下,善天下,天下才能归附于他;唯有无为自然于天下,莅临天下者才能长久不殆。得天下,治天下,莫过于无为自然而已;大德至简,大道至易。
老子告诫我们,俯仰天地万物,人类不能主之,而天地之间总是自然而然地安宁平衡,这是无形大道的徼巡之功。所以说,大道的徼巡,不在于有所作为,而在于总是无为。大道既然总是无为,又何以支配天地万物呢?没有看见流水吗?流水淙淙,自然而下,终不能违逆于河道。天地万物与之大道的关系,也是如此。大道生成了天地,由此决定了天地的形式与规则;大道生育了万物,由此决定了万物的种类与习性。宇宙中有此大道,天地万物才得以成形得体,阴调阳和;宇宙中若无此大道,则天地万物形体消散,阴阳隳灭。因此宇宙的实态是,天地与万物皆来源于大道,蕴蓄于大道,虽自然而然却无不支配于大道。故而,人类作为天地间一物类,也只能因循于大道,而不能违逆它。既然一切都在大道的支配之中,那么人类又为什么会时常违逆大道呢?大道虽然徼巡一切,却不在于强制束缚一切。看见这个水渊中的鱼了吗?鱼安养于水,则生;跳到岸上,则死。人类不正像是渊中之鱼吗,如果凭着欲望肆意妄为,而不知安守生命本常,怎能不会失去大道的庇护呢?天下百姓参差不齐,让他们明晓本常不但不切合实际,反而会因此失去本常。草木不必修剪则自然茂盛,鸟兽不必教化则自然安生。本常原本存在,本性原本完好,又何必以人为扰乱天道的运行呢?道总是无所作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行化育。自行化育而不免欲望生发,我将用无名之朴来镇住。用无名之朴镇住,也就不会生发欲望。不生发欲望则能够保持住安静,天地之间于是将自会安定太平。(注:以上材料参考澹海若《老子指微》)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老子用他发现的自然规律对阶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个批判对今人来说完全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以为,我们学习《道德经》绝不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实现老子已经指明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了使人类永远服从自然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实现无为而治,就要使人类顺其自然,使每个人都要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像人一样生活。从而在根本上消灭伤害人类5000多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为商品并不是自然界产生出来的,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而由私有制产生出来的。
劳动者201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