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5660 24
2010-04-05
11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基本集合了几乎所有可能的方式,并将它们的效果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进行比较,得到了相关的结论。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2 项 ), 共有 21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14343 天23 小时19 分钟

3.57% (1)

7.14% (2)

0.00% (0)

3.57% (1)

32.14% (9)

0.00% (0)

3.57% (1)

42.86% (12)

3.57% (1)

3.57% (1)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5 01:50:31
详细了解请在人大经济论坛下载另一个大的附件(9.95M):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52622-1-1.html
或在门特网免注册免积分直接下载另一个大的附件(同上):http://www.mentors.cn/Course_show.asp?username=ygzheng&xwid=7286


1楼的小附件(256K)部分内容的截图:

[快车下载]分配的指导思想.jpg

分配的指导思想.jpg

[快车下载]6、切块分配(不考虑岗位只按业绩).jpg:

6、切块分配(不考虑岗位只按业绩).jpg

[快车下载]6、切块分配(在岗位框架内按业绩分配).jpg:

6、切块分配(在岗位框架内按业绩分配).jpg

[快车下载]6、切块分配(结合岗位、历史业绩和当期业绩统筹分配).jpg:

6、切块分配(结合岗位、历史业绩和当期业绩统筹分配).jpg

[快车下载]“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理论所主张的实虚股双动态的股权调节机制的原理

引用实体图片揭示“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理论所主张的实虚股双动态的股权调节机制的原理.jpg
请用2楼图片1提供的评鉴某分配方案是否完美的“4分评价法”对各不同分配方案效果的优劣进行评价,如果认为现有的四个评价标准还不足还有其他的,请补充,但注意不要重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2:16:32
顶!
不过选项中-没有我想投的。
我觉得应该是“岗位+工作年限+业绩奖励”。因为不同岗位对知识技能、工作内容难度不同,所以要分岗位来定,但相同岗位固定(同样的岗位内部也可分职称高低而不同)、级别高的岗位工资相对高。第二项随年限稳定增长、这样即使不升职-工资也会增长-必须保证普通员工的积极性。第三项不用多说、变动、能者多得。
我想这样够“公平合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2:23:36
    制度的本质是利益分配,制度非中性也是因人的利益不同使然。和谐社会强调利益趋同,这首先要以全面、有效、可持续和多元化为制度目标,然后再选取正确的分配方法和程序去实现它。

    那么,什么样的分配方法和程序才是正确和好的呢?本人认为,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不仅能改进和取代主流薪酬及股权分配方案,更可构建全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当然,鉴于本研究还处于中间阶段,以及研究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在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本人热忱欢迎各界朋友与我交流探讨,不吝拨冗指正!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研究的系列论文
(2010-04-03 17:05:58)[编辑][删除]

标签: 股份制改革动态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国有企业分配方案动态股权激励

发表年份

成果名称(点击标题即可下载

阶段性分类

发表刊物

刊物级别

2009

国有企业经营者动态化激励约束策略探讨

代表作

大连发展研究

内刊

经济与管理

省级

两种动态股权激励机制的比较——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与价值中国网赠送博客股权为例

代表作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2008

破解医院奖金分配难题

主要代表作

医院院长论坛

省级

企业经营者的股权设置与分配策略

代表作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员工岗位分配新模式

代表作

企业经济

核心

主观量化评估的杠杆效应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主要代表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

主要代表作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2007

动态股权激励动态模型

系列论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解析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应用模式

系列论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动态股权制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比较研究

代表作

经济纵横

CSSCI

动态股权制再创新的几点思考

系列论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论纲

系列论文

企业经济

核心

国内对动态股权制研究综述及展望

系列论文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5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对按股分配缺陷的修正

主要代表作

企业经济

核心

2002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中心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主要代表作

皖西学院学报

省级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2:31:26
3# li380

您的意思我觉得应当是持“组合结构式”的分配思路的,但从我课件中所列举的诸分配方法来说,均是不包括简单组合式的分配方式的,比如您所认为的结构工资制分配方案,而是采取单一纯粹式简单互嵌式系统集成式的分配方案,其原因是本人认为结构组合式分配方案属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界适用的分配模式的主流,过于简单平淡,虽看似根治了分配上的一些不公平问题,但究其实只是一种“公平的幻象”而已,所以未将其列入选项。

不过,您的建议应该也很具代表性,也的确是反映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大多数情况,我这里就接受您的意见,将“组合结构式”分配方案补充进上面的选项,就插入到原选项5的后面。

您的建议很好,谢谢您的建议!欢迎您有新的想法时再来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2:57:01
  请用2楼图片1提供的评鉴某分配方案是否完美的“4分评价法”对各不同分配方案效果的优劣进行评价。
  如果认为现有的四个评价标准还不足还有其他的,请补充,但注意不要重复。
  如果认为各评价标准的权重应该有不同,请提出您的建议。
  如果认为投票选项还不足还有其他的分配方法,请补充,但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重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