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8607 105
2010-04-05
很多在国内被捧为著名学者的著名文章,其实在国外早就有人研究了,而且即便是中国问题也是如此。国内学生或学者不过是少见多怪罢了。以国内最为热门的城市问题或区域问题或收入分配问题为例,看看下面这篇1999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ER)的文章,人家早就从城市倾向的政策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和分解方法了。可是,之后《经济研究》发了多少篇没有创意的跟风文章?包括所谓青年学者的?

建议喜欢吹自己或者吹别人的网友,少吹牛皮,多读论文!

文章题目:《城市倾向的政策和中国的收入不平等》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5 07:56:33
确实如此。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教学水平,整体上小学还没有毕业。当然,除了极少数以外。
现在,在逐步提高,但困难不少。
从这个论坛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经济学的人,是想找到好工作,而不是想做好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8:00:17
总要先学会走再学会跑,很多人爬还不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8:25:44
楼主说得在理,很多文章其实没有创新,有的文章甚至是国外论文的翻译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8:35:36
话可不能这么说
做研究本来就是一步一步来
最初要从模仿别人的东西开始,然后才能有自己的东西
国内的研究者的起点本来就比别人低,
要求他们迅速达到国外成熟研究水平是不太现实的
我认为模仿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
只要在模仿过程中能加入一点自己的思考,
就不能简单归类为“跟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08:51:04
能模仿也不错,没法中的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