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20-1-9 17:33 
你还没入供求理论的门呢!供求理论正是分析均衡价格的工具!
你那所谓的供求理论,是上帝价格论,哈哈 ...
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模型是:右斜向下需求曲线与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坐标是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马歇尔均衡价格模型中,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是错误的,这导致整个价格模型塌陷,该价格模型是一个错误的价格模型。
供给曲线为什么是错误的?
供给无论理解成生产、提供出售、售出,供给曲线都不是右斜向上的。
马歇尔没有意识到供给曲线不能脱离需求曲线独立存在,供给曲线是依附需求曲线的,需求曲线变动,供给曲线也变动。
从实际出发,可以知道:
在需求曲线一定时,生产供给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两侧,有两条;提供出售供给曲线或者在需求曲线右侧(提供出售量大于需求量)或者与需求曲线重合(提供出售量等于需求量);售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模型既然是错误的,那么就要建立新的价格模型。
石开石提出了石开石市场价格理论图像模型:
石开石市场价格理论图像模型是:右斜向下需求曲线与垂直的供给量线,需求曲线与供给量线的交点坐标是市场价格、成交数量。
这里的关键是供给量概念。供给量指的是某一地域某一时期,供给方愿意售出并且能够售出的商品数量,供给量不是根据事先的某一的价格确定的,而是众多竞争供给方或垄断供给方根据对市场的判断的一种结果——笔者称之为上帝之手决定的,也就是说供给量的确定像上帝掷骰子——是偶然的必然。
这里的供给量当然是整体供给量,对于竞争中每一个个体而言,供给方只能是面对市场形成的价格销售自己的商品,在现实中可以对销售价格进行微调,这并不视为脱离了整体市场价格。也就是说个体供给方面对的是水平的需求曲线,在这个一定的价格,个体供给方的商品可以任意销售任何数量不受限制。
与石开石市场价格理论图像模型对应的是数学公式价格模型:
P=m/Q。
P价格。m需求,分为点需求与线需求,点需求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价格与需求量之积(量纲是货币单位),线需求是点需求的集合。Q供给量(一个供给量必然对应一个点需求)。
用图像模型和数学公式模型结合判断价格变化。
1.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上移(相当于需求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m/m>0
2.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下移(相当于需求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降。dP/P=dm/m<0
3.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降。dP/P=-dQ/Q<0
4.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Q/Q >0
5.需求曲线右上移(相当于需求增加),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m/m-dQ/Q >0
6.需求曲线左下移(相当于需求减少),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降。dP/P=dm/m-dQ/Q<0
7. 需求曲线左下移(相当于需求减少),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上涨;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不变;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下降。
8. 需求曲线右上移(相当于需求增加),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上涨;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不变;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下降。
以上是石开石价格理论的核心内容。
石开石关于价格问题的一些观点:
1.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定律)成立的原因是价格预算(预算体现为需求)弹性Em=(dm/m)/(dP/P)小于1。
2.需求曲线是市场价格运行轨道,需求曲线变化,市场价格运行轨道随之变化。
3.市场价格与需求正相关与供给量负相关(价格与供给量不会正方向变化)。
4.供给必须按需求供给,销售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这否定了右斜向上的销售供给曲线的存在)。
5.在任何成交价格,都有供给量=需求量,在成交价格不存在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这意味:不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价格与价值是一回事)。
6.生产供给定律:在一定条件下,价格高(不是价格上涨)生产供给量增加;价格低(不是价格下降)生产量减少。
7.销售供给定律: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减少(不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不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8.现实中的边际成本曲线多为L形而不是U形(将供给曲线看成是U形边际成本曲线的右半部分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