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733 0
2010-04-08
http://www.51xuewen.com/group/937/topic_21172.htm
清明一夜后,我想说几句(上)
2010-04-06 15:42 (分类:有话想说)
      从昨晚到凌晨,从今天中午(例会结束)到现在,一直在关注人人网上大家的状态、日志、回复,甚至还有分享的珍爱生命的视频。遇到有共鸣的观点,我会关注,遇到有偏颇的误解,我会解释,遇到昨晚的三个状态和今上午的两篇日志,我也想说上几句。(因为太长了,先发一半,后一半还在写)
      昨晚的三个状态
      昨晚,我从同事的短信上知道跳楼自杀的这件事,第一反应就是看看校内网(我还是习惯这样叫人人网,这样更亲切些),从大家的状态上了解事情的进展与同学们的想法。貌似和大家上人人的目的是一样的。ps:作为团委的老师,我们不具有第一时间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职责,想来在一线处理事情的老师们肯定正忙得焦头烂额,所以,我也没有直接去询问,就和大家一样,通过看状态和回复,拼凑起来一些事实,以三个状态来概括这个过程。
      我的第一个状态是:无限悲凉中,必须选择坚强。
      这个状态,是我的第一反应。特别是前半句,是我作为一个80后、一个虚岁已经迈入而立之年的女性的第一反应;后半句,可能还承载了我的职业赋予我的责任,也是对于学校发生这么多事情的一种逝者已矣,还是要安慰、激励更多的人。对于此类事件,从个人的角度,不喜欢说,也不喜欢听,更倾向于让死者安静地离开,不要再用俗世的纷扰去烦她了。
      第二个状态。随后,我看到了王进的状态:既然活着,怎样的万念俱灰给了你纵身一跃的勇气?你如何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生命诚可贵,出来了,就要选择坚强,珍爱生命,请不要自私自利!
      王进是个小才子,呵呵,语言饱含深情与励志色彩,暗含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读罢很是喜欢,于是就快速地分享了。 此状态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转者甚多。回复的众多童鞋中,有一个声音与众不同,来自杨宝震:反对此状态暗含指责死者的意味。嗯,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只是一种暗暗的恨铁不成钢,算不上指责,我轻轻地替王进辩解着。但我也同意,我们的确应该对当事者的痛苦和境遇给予更多的体谅,或者说我们没有发言权和评论权。
     于是,有了我的第三个状态:一个生命决意辞世,不免令人揪心且悲痛;无论事件本身还是个中缘由,都先别妄下判断才好;尊重生命,让我们从静默开始,再慢慢地走向理解;理解极端事件的当事人,理解他也许承受着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难题。贝壳们,还是先洗洗睡吧,明天会更好。
     对于这个状态,杨宝震童鞋也表示比较满意,呵呵。我也觉得把自己想对大家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可以安心去睡了。
清明一夜后,我想说几句(下)
      从昨晚到凌晨,从今天中午到现在,一直在关注人人网上大家的状态、日志、回复,甚至还有分享的珍爱生命的视频。遇到有共鸣的观点,我会关注,遇到有偏颇的误解,我会解释,遇到昨晚的三个状态和今上午的两篇日志,我也想说上几句。(因为太长了,这是后一半)
     今天的两篇日志
     开完周一上午的例会,一下就看到了姜敏的日志,并在他的日志里读到了任晓晨的日志。读罢,个中滋味……很难讲。我能感受到姜敏耿直的内心和理想主义的激情,在任晓晨的日志里读到了她理性客观的视角以及对学校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呵呵,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作为一名团干部,作为一名曾经的北科大的学生、今天的北科大教工,我颇有些感动,也有些震动,还有点惭愧。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我而言可谓隔行如隔山,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仅就个人的角度说两句话。第一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应该不是我们学校一家的现状,而带有一定普遍性。第二句,拿我校与清华类比,也不太客观,从国家投入来讲差距就很大。就说这两句吧,说多了,大家也许会叫我:对方辩友,呵呵。
      不辩解,先说学校做了什么(不完整版)
      这部分也有辩解之嫌,但还真不是。在很多状态中,大家有一个预设立场:学校出了这么多事,怎么也没有什么措施,太不作为了,太不负责了。其实不是的。我就从我能感受到的变化来谈谈学校做了什么吧,很不完整,期待更多人补充。
      抢银行事件后,学校很关注延期生的工作,校领导多次带头开会研讨延期生工作,每周都要召开每个学院辅导员参加的例会,督促工作的进度。这不是官话,我虽然没有参加过,但我几次在其他的会上,听校领导讲起延期生工作为例,能听出他对延期生工作的关注,更能听出他以延期生工作为例,教育、提醒中层干部们要关注学生切实的困难的弦外之音;周一上午开会的时间与团委例会冲突,好几次学院团委书记都请假不参加我们的例会,所以我记得很清楚的。呵呵。每每听到延期生的例子,我都会有点惭愧,毕竟自己也做过辅导员,知道这些工作基层的困难,也知道每个延期学生面临的困难,只是,只是……现实总是有点无奈,好在我们已经行动起来,去改变。
    元旦的杀人事件,令大家都吃惊不小,包括我。根本地讲这是一起刑事案件,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只是这一次格外牵动北科学子的心。之后,我与负责该项工作的老师聊天,说起这两名学生,她们日常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中游,还是绿盾协会recycle部的部长,应该说从外界指标来看,找不到值得特殊关注的点,事情也发生得毫无征兆。学校领导也带头反思了法制教育的方面,对涉案的两名学生,也尤其地恨铁不成钢。
    春节前硕士生跳楼的事情,我也内伤不小。毕竟研究生应该比本科生更成熟些,他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啊?毕竟就快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就快要自食其力、报答父母了。而且从其他人处得知,他平时挺开朗、挺活泼的,怎么也不能预料到他会走这一步唉,所以,尤其地心痛。其中具体的细节,不甚了解。从大的方面,学校一直在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也一直在提导师育人的工作,应该说找到了这个症结,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得力的办法来改善和加强。想起任晓晨说的话,惭愧,我们未能达到大家的预期。
    在春节前,硕士生跳楼之前,学校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全校的德育工作会,参会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对学校几起突发事件的集体反思,甚至求计。会上,党委书记校领导做了全程的发言,没有讲话稿,但每句话都出自思考;配有ppt,虽然简单,却是领导亲手做的;前一天还曾找我求证讲话中涉及的具体案例……从这几个细节,可见领导对此次会议和这次交流的用心与重视。2个小时的时间里,书记与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挂科的数字来警醒我们为师者的责任,通过学生的具体案例与我们探讨,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团委领走了社团管理这个课题,接受了如何重心下移这个思考题。
    春节过后,学校新学期工作会上,本科生教育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导师育人机制、学生干部培养与队伍建设等问题又摆到了校长、书记、院长们的会议桌上。具体谈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能感受到学校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努力。所以,童鞋们,请相信我:我们一直在努力!
      不辩解,再说惭愧在什么地方
    应该说,我们努力了,但效果好像并不令大家满意,或者说,还没见到成效。
    惭愧一:在大学问面前,我们拥有的小知识。
    此时此刻,我想起本科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感慨:社会科学(这里专指思想教育),是深奥又浅显的实践科学,说它深奥,因为不像理工科学那样丁是丁卯是卯,没法推倒,甚至不能预测,它掩藏在现实中,并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幻;说它浅显,它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掌握它的人,觉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没掌握的人,却因为它的平凡而无视它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学习者、实践者甚至也是主宰者,但惭愧的是,在这门大学问面前,我们掌握的是小知识,缺的是大视野、好办法,需要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任晓晨,就提了很多好的建议。)
    惭愧二:务求实效与重心下移
    关于实效,我之前曾经写过日志,表达了我对实效的赞美以及醒悟,反省一下我们的工作,的确曾经有所忽视。虽然,有时候也是出自不得已的外在因素,但是,这一点做得不够好,不仅是惭愧,更多的是反省、自我批评。这也不是说说而已的,我身边的同志应该都知道。
    关于重心下移,上文也谈到了,这也是学校给整个德育队伍提出的要求,反论之,就是我们以前重心太高了。这个话题,我以前也谈过,了解青年、贴近青年那一篇,没少流汗的,呵呵。就我自身而言,最受触动的有两方面经历:第一方面是和学生座谈、聊天的时候,听着学生的亲身经历,我为自己坐在办公室里沟通、协调、绞尽脑汁的各种主意感到脸红,发现原来自己也正在远离学生,属于作风漂浮的一类。(深度脸红中)另一方面,是听校领导讲的,领导曾几次用“官僚主义”这个词来自我检讨、来警醒中层,我也感受到了这份由上而下的促进力,以及由来已久的文化阻力。(这个……也非一日之功)
   就写这些吧,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到这里,写得不周之处,请大家谅解。还是回到那句话,多提些建议。关于团委的,我能做主,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