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一个制度的专家,这几年我看得很准。中国现在浮现的制度,开始稳定下来的制度,开始明确起来的制度,你拨开那些沙石,拨开那些不清楚的东西,我看到的是一个我相当欣赏的制度。我认为现在中国正在浮现的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我知道的最好的制度。这并非易事,因为我知道很多很多,我知道的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人都多。
三年前七十生日那天,我说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平生知道最好的,神州哗然,跟着骂者不计其数。这里补充,我的意思是考虑到人口与资源的局限,中国的县竞争制度是我知道的最佳经济制度。
那位到我家来求喝一杯葡萄酒的县长是个例子。他工作拼搏,但工资低——每月约三百美元——使我怀疑是些什么驱使他奔走。是贪污钱吗?是升职吗?是声誉吗?我试图很含蓄地找出他的动力根源。过了好一阵他知道我要问的是什么,说:「教授呀,我只想为国家做点事。」不难想象,气氛环境适当,可以有很多像这位县长的人。
“我曾在一个县里,他说张教授,你一年来一次吧,你选一块地,我给你建一个房子在那。我说你有什么权?他说我有权力把这个地给你,我说这不是贪污吗?他说不是。隔了一个小时,他说我真的有这个权力,可是你每年要来一次,我可以有一个借口把这个地给你。再继续问下去,我说经济权力是在你的手上还是在市级,他说市是没有经济权力的,除非市里面有一些土地要发展。但是他们比我们高,这是很大的冲突。村、镇、省,都没有这种经济权力。我问权在哪里?他说土地的使用权在我这里。地怎么样交出去,租什么价钱,建什么东西,都是他们管的。这使得我第一次体会到,县等于是一间公司,科斯的理论里面的公司。”
杨小凯 问: 我和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谈到私有产权的时候,他们总会引用Berle和G.Means在《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一书中的观点,即大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股东的私产权越来越不重要,所以大公司变成准公有制,私有财产制度已经式微。您对此有何评论? 张五常 答: 这些作者对产权一知半解,对公司的经济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他们的理论似是而非,不知所云。我们要知道,权的拥有与权的使用是两回事──私有的资产即使作为公用,也仍然是私产。一个私产的拥有者跟其他人的资产组合而成的公司,是一个自由选择的结果,为的是减低交易费用以便增加私人的收入。不管公司如何庞大,由谁操纵,此理不变。而公司的股权拥有者可以将股份出售,作为制裁操纵者的行为的最佳保障。我曾经指出,公有或国营机构与私营的大企业有相似之处。Coase也曾经告诉我,列宁也曾经这样说过。但国营与私营毕竟是貌“似”神离!前者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权利也不可以自由转让。国营机构的交易费用因而不减反加,这解释了为什么世界上所有国营机构的生产成就都乏善可陈。(自张五常《中国的前途》)。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knight56294 发表于 2010-4-15 01:34 张五常是说“目前最佳制度”,而且是他所知道的“目前最佳”,我估计还得加上一些限定:适合中国土壤的,考虑了人口和资源的,他所知道的,历史上出现过的“目前最佳”。
dongjinpeng 发表于 2010-4-15 14:06 knight56294 发表于 2010-4-15 01:34 张五常是说“目前最佳制度”,而且是他所知道的“目前最佳”,我估计还得加上一些限定:适合中国土壤的,考虑了人口和资源的,他所知道的,历史上出现过的“目前最佳”。 张五常的说法,县竞争是最好的经济制度,我的理解是县竞争在解决中国问题(转型和发展)上是最有效的,而中国经济增长本身是奇迹,所以才出现此言语的吧~
tlmjx 发表于 2010-4-10 19:21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忧虑是黑 社 会 化,原因就在这短期行政权力加司法 权 力 加商业利益,三者盘根错节的机制上。一个制造大量土 地 纠 纷,且法 院 往往无能为力,只能诉诸 上 访 的县竞争体制,怎可能是人类最佳制度?
乖孩子 发表于 2010-4-15 12:44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以县为主体的竞争。这个似乎和当前我国特有的行政体制有关联,如果真的把行政域当作企业来看待,那么以省和市为边界就显得过大,不易于控制和协调,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在这点上,以县为单位的竞争更有优势。至于这样的制度是不是最佳,那就得看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和你选择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