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546 3
2010-04-11


2010年4月8日

工业化以后,各国都制定实施了保护、补贴农业的政策。保护农业是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的特殊地位,而补贴农业则是因为农民的实际贡献大于他们的劳动收入。
农民的实际贡献有多少?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体力消耗和知识含量与二三产业中的体力工作相当,这就是说,平均每个农民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与每个城市工人(二三产业的体力劳动者)的贡献是相等的。
假定城市工人的贡献都获得了报酬,比如说平均每个城市工人一年的工资加上各种福利性收入是30000元,那么一个城市工人一年对社会的贡献就是30000元,一个农民一年对社会的贡献也是30000元。也就是说,农民对社会的贡献可以借助城市工人的收入来表示:

平均每个农民的贡献=城市工人的平均收入……(1)

我们可以用上面的(1)式来定量计算平均每个农民的贡献。这是我对农民贡献的评价,也是后面几个公式的基础。
但我国现在农民的收入远比城市工人低,也就是说,农民的贡献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获得报酬。

平均每个农民无偿贡献=城市工人的平均收入-农民平均收入……(2)

城市工人的平均年收入现在大概是30000元、农民的平均年收入则是15000元,用公式(2)计算就得出平均每个农民无偿贡献每年是15000元。这是社会对农民的亏欠。国人都应该知道自己亏欠农民了多少,才表现出自己的良知。

农业无偿贡献=平均每个农民无偿贡献×农民数量……(3)

现在实际从事农业的农民约3亿,用公式(3)来计算,农业的无偿贡献一年就是:
15000元×3亿=45000亿元。
那么农业的无偿贡献到哪去了?
税收都是无偿的,我们可以透过繁杂的经济现象到国家税收中去找。
假定某年农业的无偿贡献是45000亿元,而国家税收总额也是45000亿元,那么这个税收总额实际上就全是农业的无偿贡献提供的。这是这么一个抽象过程:在农产品与非农产品交换中,农业的无偿贡献变成了二三产业的收益,二三产业又通过纳税把这部分收益变成了国家税收。

农业无偿贡献占国家税收的比重=农业无偿贡献/国家税收总额……(4)

不同年份计算的结果不一样,可能小于1,也可能大于1。如果大于1,那就表明农业的无偿贡献有一部分变成了非农产业的收益,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并没有创造经济效益。
公式(3)、(4)有两个现实意义。
利用(4)可以评价农业和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的真实贡献。如果等于1或大于1,说明非农产业存在严重的问题,对国民经济没有提供贡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大致就是这种情况。
利用(3)可以为补贴农业提供一个数量范围。比如说,农业一年的无偿贡献是45000亿元,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就不能超过45000亿,但也应在10000亿之上吧,不然农业难以为继,也使农民处于不应有的贫困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4 21:14:41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楼主视角很好啊。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4 22:02:38
平均每个农民的贡献=城市工人的平均收入

这个立论有问题吧。。你只能说这是一个猜想,要证明之后才能当立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8 21:53:29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楼主视角很好啊。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