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87 4
2010-04-13
听说过 “随地吐痰罚款”,但没听说过上学迟到要罚款;听说过“不按章停车罚款”,但没听说过不交作业要罚款。向身边的学生家长们一问才知,原来是我孤陋寡闻:虽然被许多教育专家斥为不合理方式,但“罚款教育”的确在极个别学校中存在。     虽然数量稀少,但影响却极其恶劣。
    这不,昨天有媒体就曝光了石家庄市某中学不仅存在“罚款教育”,而且居然还将其花样翻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该校一位老师曾向屡“罚”难“改”的学生建议,可以选择“包月”的“罚款套餐”,交纳“套餐”费之后,就可以不再按次罚款。换言之,花了钱就可以不遵守相关规定了。
    该报道称:石家庄市民贾女士反映说,她读高一的孩子时不时地朝她要钱,说因为上学迟到,每次被老师罚款5至10元。这让她感觉难以理解。
    接到反映后,媒体记者经向该校学生核实得知,高一班级的学生迟到后要被扣分,而且要交纳金额不等的罚款。一名高一男生甚至说,他曾因迟到被老师罚款,“有一次,老师还让我办个包月,说只要交纳200元至300元,就可以天天迟到。 ”
    罚款罚到“包月”的程度,未免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即便是那些合理合法的罚款,也不应有“包月”一说吧。
    前面提到的那位贾女士说:“我也向老师确认过,可老师说他们也没有办法,不然学校就会扣他们的钱。 ”她认为,学校以罚代管,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本质。
    教育罚款,其本质是将学生的教育成人化、将学校教育社会化。无论从哪一点上分析,都难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面对教育罚款,有的学校表示出一种无奈:似乎不如此就无法有效管束学生,不如此就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殊不知,这种无奈却反映出应试教育的功利心理:一切为考试让路、一切为分数让路;除了成绩之外,对于学生应有的其他教育——思想品德、行为举止等,均被简单粗暴地以罚款代替了。
    可叹的是,学校不应只教考试机器,而应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不然学校就会扣钱”——这句话,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创收”一词。且不说身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有悖教育本质,单从法律层面来说,也没有哪一条现行法律赋予学校向学生罚款的权力。个别学校、个别老师这么做,已经涉嫌违法。
    目前,罚款教育虽然只在极少数学校存在,但其恶劣的影响,以及花样翻新的苗头却不容忽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3 21:07:54
由此看出,教育面对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如此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3 21:08:09
头次听说,太令人诧异了,还好我上高一的时候迟过两次,就再没迟过了。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学生,还是不要贪图早上那么一刻。惰性不是什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3 21:19:13
罚为什么一定要用钱呢?老师被下指标了?和交警一样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4 08:35:08
这年头,老师也向交警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