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需求不足六大根源 中国, 根源, 需求, 消费 相关词条:中国, 根源, 需求, 消费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昨天,“中国经济前沿”丛书《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由社科院发布。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的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就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压力以及应该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展开讨论,认为中国消费需求不足存在六大根源。 一、劳动力充分压制工资 二、收入差距致储蓄上升 三、相关制度需要健全 四、企业带动储蓄上升 五、公共服务激励不足 六、公共资金存在漏洞 劳动力充分压制工资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和樊纲指出,中国目前大约有1.5亿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每年还有至少几百万农民工继续进入城市。在经济高速增长、人均GDP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供给压制了工资水平的上升,也就导致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并压抑 了大众消费的增长,导致最终消费增长滞后于GDP增长的情况。 收入差距致储蓄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收支调查数据,10%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率高达96%,而1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只有63%。而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低收入居民,这会导致平均的居民储蓄率上升而消费率下降。 相关制度需要健全 中国在改革中,工资水平从政府决定转向了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保护劳工的立法和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等制度尚未健全。在劳动者收入单纯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没有形成补充市场的保障制度的情况下,没有自发机制来保证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近年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发生明显改善,但亟待进一步健全。 企业带动储蓄上升 企业储蓄迅速上升,成为带动总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目前缺乏一套合理的资源税体系和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诸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收益和国有企业利润可以由企业支配,从而使企业未分配利润越积越多,成为企业储蓄的重要来源。 公共服务激励不足 各级地方政府对扩大产出规模、加快经济增长有强烈的冲动,而在完善公共服务和实现充分就业方面激励不足,过多地鼓励资本密集的大项目投资和大中型企业发展,而对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发展缺乏重视,这使要素配置发生倾斜,企业规模和产业的资本密集度不断上升,因而减少了就业机会,扩大了收入差距,加速了消费率的下降。 公共资金存在漏洞 政府的公共资金和资源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制度规范不健全,透明度低,特别是对预算外资金的征收和使用更缺乏监督,导致了公共资金使用不当、流失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恶化了收入分配格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772239&page=1&from^^uid=1257342 我觉的这些原因都是些表面现象,而非是所谓的”根源“,我觉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分配制度问题,产业结构问题,而不是专家们的表面现象!本人觉得“民工荒”是很好的证明!请大家讨论!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