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兩種亞洲VGD模式
過去百多年的中國現代化轉型更生,一般常和日本比較;往下的百多年,中國可能更多和印度比較。
香港教育學院剛舉辦一個「亞洲公共政策期刊國際研討會」(Launch Conference for the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以「管治亞洲巨人:尋求中國及印度良好管治及可持續發展」(Governing Asian Giants: The Search for Good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為主題。年底港大「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含亞洲研究中心)」也有一次中印觀照的國際研討會,現正徵集講者和論文。
不結盟第三世界
當亞洲多中心崛起時,一般常見的中印比較,一是比較亞洲價值觀念和文化身份認同(Asian Values),二是比較政治和管治模式、能力和績效(Governance),三是比較發展路向、模式和績效(Development)。
中國是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印度是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但雙方崛起,吸引世界商界及大眾的眼光、媒界及學術界的注視,幾乎是二十年內的事,而且國策也是八九十年代同一時期的同一轉向,即是自由化、市場化和全球化,把不同程度的封閉式經濟開放,按一些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座標和規條辦事。
二戰後中印同屬不結盟第三世界,都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色彩和成分,但中國是一面倒用蘇聯模式共產主義,割掉中國傳統,反西方資本主義和反蘇修,要超前全人類,建立人類新社會,為人類作大貢獻;印度的社會主義經濟別具印度特色,同時並存的有西方社會主義、東方社會主義、西方資本主義和民主體制(多黨制、全民選舉)、傳統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等級社會),共冶一爐,多元多方向多層面自由(失序、胡亂)發展。那幾十年中印相同的,是社會主義(不/無)計劃經濟,民生呆滯凋敝。
二三十年的中印開放改革、自由化和市場化,這個中印基本國情大致仍在。三十年來,中國以中央集權專制的憲政單一制(Constitutional Unitary System)搞經濟,一聲號令,一面倒壓倒一切,一如一九四九年後三十年中國以中央集權專制的政教合一式,一聲號令,一面倒壓倒一切搞政治。不同的是,如今向全世界開放投資,內外私產橫出,外資湧入,政府「築巢引鳳」大搞基建,私人和公產及公權配合,政治權兌換為私產權,共創奇迹。
基本國情仍在
中國全國一盤棋統一規劃下,「全國皆商」一如全國大煉綱,各級地方政府機構及人員人搖身一變,成為經濟/商務官員,互相攀比和競爭,微控到產業及企業和具體日常商業決策,GDP是大的政治和(唯一)績效考核標準。中國由初級製造業的世界工廠,開始向金融和自主創新的科技及重工業進發,可能出現下一個對世界的衝擊波。這個經濟轉型和更生,不出百多年前的「中體西用」的五千年窠臼,但當時沒內外條件推行。這個「鎖死憲政單一制、以憲政單一制之力大搞濟、補百年失去的課而出(階段性)績效」的模式和路向,稱為「北京共識」(Beijing Consensus)。
印度也一如五千年來那樣,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元文化、多等級社會共冶一爐,組成由傳統連綿到現代的西方資本主義民主體制(多黨制、全民選舉)。政黨只在選舉、中央政府只在理論和言論上轉向新自由主義經濟路向,之後放手不管,政策的形成和推行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各種基建破爛落後,政府和官員只顧行政規條和磨蹭過日,不認為經濟和商業(產業、企業和具體日常商業決策)是份內事,任由個人和內外私企面對政商各層的問題,自求多福、自生自滅,十足自由化和市場化。
離不開千百年文化
印度的製造業不及中國,不是世界工廠,但服務業佔的比例和絕對數字都遠勝中國,是世界的服務平台。
今日印度是由歐洲、中東到南亞數千年遊牧移民佔主體地位,和本地農民的混成,由北方同化南方。中國是北人遊牧移民南下,農耕漢文化由南方同化北方,這二百年的海上絲綢之路,南方漢文化結合海外華人由南方同化北方的歷史趨勢更明顯。中印今天的VGD模式,及其取得的績效,都離不開千百年計的文化、社會與歷史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今天各自的VGD模式造成的問題,也必然扯動中印千百年計的文化、社會與歷史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
這情形出現時,印度模式傾向一方面無知無覺,一方面可能及時察覺,或兩者結合共融,大事變少、小事變沒,「混沌過關」(muddling through),但中國可能一方面全知全覺、制在機先,一方面逃避和掩飾問題,而致小事變大、大事變災難,自造人造危機。印度人有時說,印度像大笨象,慢但穩;中國像龍,一飛衝天,但可能跌下來。
西方知識界和媒介比較中印,常見的核心問題是:「中國目前的五千年不變的中央集權專制的憲政單一制還可以維持多久?怎樣維持?不維持/維持不了會怎樣?會由什麼取代?」。
中國內外和全世界,似都在等待中國基本的結構性的轉型,大破大立、大分大合。這個「中國問題」沒有、不會出現在印度身上,沒有、不會有類似的「印度問題」。印度目前的多黨制、全民選舉民主體制,一如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等級社會,沒有人會認會基本的結構性的大破大立、大分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