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753 4
2010-04-16
《土地财政、寻租与经济增长》,《财政研究》,2010(2)。
本文构建了包含两种投入要素(土地和资本)和三个经济部门(土地经营部门、房屋经营部门和其他生产部门)的寻租模型,用以分析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得出如下结果:在弱制度环境和“消极的”ZF假定下,土地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与经济总产出呈现反向关系;寻租的挤出效应是导致土地财政和经济增长弱反比统计关系存在的主要原因。模型在弱制度环境和“消极的”ZF假定下可得出如下推论:(1)国有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使不同所有制土地经营企业在土地一级市场上的经济行为存在差异,“国企地王”现象的出现正是该差异的表现;(2)公共池分配的寻租活动中,地方ZF在追求土地财政的同时,对土地及房屋经营部门的经济活动产生正外部性,直接推动了土地和房屋价格的上涨;(3)土地投入-存量偏差(即“捂地”现象)是企业追逐自身利益的结果,但其背后,财政支出的外部性同样起一定激励作用;(4)此外,土地资源的稀缺和ZF社会职能的约束,使得土地财政作为经济转型期的短期现象不具有可持续性;当外部冲击出现时,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中央ZF可能会对涉及土地问题的财政分权关系做出调整,以促使地方ZF寻求新的经济和财政增长极。

现实经济中ZF通常处于“消极的”和“积极的”态位之间。 “积极的”ZF形态假设下,根据模型,公共池分配过程中,地方ZF会将财政收入更多投向与居民消费和社会再生产相关联的其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具体到某区域,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制度环境和地方ZF所处态位。良好的制度能够促使地方ZF从“消极的”向“积极的”形态转变,从而使土地财政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6 23:40:26
谢谢楼主了,这是第一份对土地财政经济学原理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7 10:44:10
谢谢楼主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84906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4 10:42:54
下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2 19:47:52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