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556 7
2006-03-24

求教:哪位朋友能解释一下代表性主体“representative agent”的含义吗?它又是怎么用于衔接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

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1 00:18:13
我提供一个答案:
代表性主体,可以理解为代表性经济人。经济学和金融学通常假定所有人都是同质的,就是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效用。这样就是可以建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
Posted from ipad at http://www.rooguu.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1 22:43:54
代表性代理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9 09:30:14
典型的代理人 或者 代表性经济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17:11:19
代表性行为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22:11:39
这个概念其实很有哲学思想,是来自于Neoclassical synthesis时代(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萌发的一种建立Microfoundation(微观基础)的思潮。因为宏观经济学一出现就偏离了微观经济学的思想,经济学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所以要给宏观经济学建造微观基础,representative agent就是第一个思想实验。

但是宏观经济学里面要建立微观基础是非常困难的,涉及到很多理论问题,远远比想像中难度高。上个世界50,60年代所发表的关于建立微观基础的宏观论文极其深涩难懂,有很多关于泛函和实函的数学推导。原因是因为每个人行为都不同,如果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非线性的函数形式,那么这个完全没法加总和平均(有明确的证明),那么真正的宏观数据是没法得到的。因为一旦加总,最终得到的模型一部分是线形加总,一部分是用covariance来表示的,但实际我们所采用的数据都是来自那个线形加总的部分,covariance的部分已经被忽略了。

所以经济学就继续提炼,从现行加总的行为里面提炼出了一种行为叫:representative agent。这个部分高度提炼了所有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并且发现虽然某个具体的人不这样行为,但是如果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人,这个represtantive agent就能囊括所有这些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