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是放映客观规律的,则它就离科学很近了.那么什么是客观规律呢?那是对客观事实的总结.
想想看,要是没有开普乐和他的学生几十年艰苦单调坚持的行星观察记录,就不会有牛顿后面天体力学的成就.
那么中国有没有关于经济运行的历史数据记录呢? 可能有,不齐全,记录的数据也要重新修订才能用.
可是中国大多数的经济学家是不愿意做这种烦琐头疼又没有什么回报的事情的.他们激烈的争论,坚定的主张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直观判断上面的.
说中国经济过热,经济紧缩,那么有谁提出过中国的充分就业率是多少呢?没有历史数据的研究支撑,所谓过热和紧缩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怎么叫科学?
建议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存款利率,来拉动经济.不过照搬经济学规律而已,做过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没有呢?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居民和公司的行为,使他们调整资产组合来降低利率呢?中国的投资支出又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利率呢?没有谁做过这方面的基于严格数据的计量经济研究来得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我也可以凭直觉说,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体制和大量政绩工程激励下,利率降低和投资关系不大吧?只是影响了中国的购房一族而已.当然我也不科学,因为我也是凭直觉.
所以,青年朋友们都开始愿意做中国经济学基础研究,基于数据研究给出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学才能叫开始科学的讨论和研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