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637 12
2006-03-24

马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不创造价值。这个争论持续了100多年。其实,中国宋代文学宗师对事物的依存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理性的探究。苏轼的一首咏琴诗写道: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内的事物是相互依存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整体性的一大表现就是“1+1>2”。


苏轼关于系统论的诗歌有好几首,说明他老人家不止一次围绕系统论进行思考。在这首诗中,他提出一个问题:美妙的琴声是手指的功能呢还是琴本身的功能?这个问题他虽然没有回答,在当时的中国,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属难能可贵。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功能不属于它的任何一部分,而属于整体。


“奏琴”系统算是非常简单的,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无数比它复杂千万倍的系统在执行许多高级的功能。

老马的价值观实际上是违背了系统论,犯了“还原论”的错误。

用“还原论”方式看待问题的人比比皆是,在一个科研或工程单位中的各部门常常会产生争功诿过的纠葛。例如航天飞机上天了,当然可以笼统地说“是集体的功劳”,连厨师也可以声称“若不是我替你们做饭,不要说航天飞机上天,你们饿也要饿死了”。但贡献是有层次性的。为了找出主要贡献者,可以遵循下列原则,即参与者的不可代替的程度。按此原则,比如说可以先排除厨师.汽车司机.警卫人员等,因为他们很容易找人取代。并不是说可以抹煞辅助人员的创造性。例如一个极其巨大的部件无法运进现场,而某司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从而缩短了组装时间。总的说来可以以柏林交响乐团一台“命运”交响乐演出作譬,作曲者贝多芬是绝对不可代替的,卡拉扬其次,他有自己的指挥风格,精心演绎了原作,但如果换上小泽征尔也无妨。至于一般演奏员.打灯光的.出售门票的,当然谈不上什么卓著的贡献。以上言论似乎把人分了等级,不中听,但我们描述的是事实。一个社会的进步极大地依赖于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平庸。
到底有没有科学地计算功劳大小的办法?功劳的大小应当看敢于冒风险与创新的程度。企业家做的都是冒险与创新的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4 21:09:00

就价格的决定因素而言,对于不同的商品,要素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可以通过生产增加数量和存量不能增加的商品,成本对价格的影响显然不同.

我同意你的系统论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4 22:23:00

呵呵,楼主到底是认为资本创造价值还是企业家创造价值啊?

企业家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都是很高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5 01:24:00
淡泊也悟开系统论,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6 23:07:00

  资本家不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也不一定是资本家,不要混为一谈。

  企业中的管理者,本身也属于工人阶级,是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的工人而已。他也是靠工资吃饭。

  而资本家则不同,它不是靠工资吃饭,而是依靠对于资本的占有而获得股息来获得收入。

  那么,用了一个可以迷惑人的字眼:企业家,就想混淆资本家和管理人员的区别,是不可取的。

  当然,资本家也可能是一个管理者,也可能是一个创新者,不过,这种管理、创新,如果用工资来衡量的话,要远远低于他用股息获得的收入。

  要知道,比尔盖茨比杨振宁要富裕得多,比王选要富裕得多,比袁隆平要富裕得多,比钟南山要富裕得多。但是,如果仅仅是他的工资收入,却绝对比不上上述几个人的,他的收入大部分是股份的收入。

  就是让你现在成为微软的董事长,而他成为打工者,你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收入。

  因此,资本家,只不过是采取一种分配方式,从而迅速剥削工人,依靠剩余价值发家的人。而企业家,则是一个中性的术语,从一定的角度来说,仅仅依靠工资,是永远不可能成为金融寡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7 19:47:00

同意5楼的分析~

每个人都有二重甚到三生四重身份。不能一概而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