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一季度GDP增11.9%远超预期,过热风险或致提前加息
路透北京4月15日电---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继续提速且远超市场预期,显示今年宏观经济开局形势良好,但表明经济过热风险正在加大,包括加息在内的进一步调控政策可能提前.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高达11.9%,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2%.政府除了可能运用加息手段,央行和银监会会进一步控制信贷增幅,并控制信贷的流向.
"经济有明显的过热倾向,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加速上升的苗头非常明显,地方政府也有很强的投资冲动.接下来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需要遏制通胀."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称.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去年一季度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低谷,GDP同比增幅仅为6.2%,创下1992年有季度统计数据以来最低水平.但此後GDP增幅开始逐季回升,且升幅明显.
中金公司此前将2010年中国GDP增速预测由9.5%上调至10.5%,指地方政府近期投资冲动强烈、私人部门需求(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回升、中央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压缩馀地较小,以及国际环境明显改善,美国消费稳步回升.
温家宝周三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坦承,经济快速增长较大程度上还是政策刺激的结果,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在显现.
数据并显示,中国目前仍保持温和通胀局面.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4%,增幅趋缓主要由于春节後食品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这可以从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回落中窥见一斑.
尽管如此,由于实体经济增速高于趋势水平和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加上西南旱灾和油价上调传导的叠加效应,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同比增速将继续上升,高点会出现在年中.
"预计CPI同比年中将升至5%左右,随後因为政府的调控力度加大而缓慢下降.但下半年CPI下降不是无条件的,除非外需再次大幅下降,政府需要采取严格的调控措施来抑制总需求和通胀水平."高盛宏观经济分析师宋宇和乔虹称.
中国周二晚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20元人民币.国家发改委指出,这将直接影响当月CPI环比上升约0.07个百分点;间接影响可能略大一些,但总体影响有限.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涨幅则更为迅猛,3月同比增速自去年12月首次转正以来已经快速蹿升至5.9%,显示上游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尽管去年基数较低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