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3113 3
2010-04-20
经济发展过程是最稀缺要素的不断被替代的过程
三种基本要素:土地、劳动、资本
社会发展阶段: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资义(社义初期)——共产主义
最稀缺要素:      劳动力 ——   
土地    ——
资本       ——       知识

衡量一个要素的稀缺程度,从其边际报酬入手,边际报酬越高,进而相对价格越高,就越稀缺,而那些充裕的要素一般边际报酬低,所以为促进经济发展,一般通过渐进的用充裕的要素替代不足的要素,来降低要素稀缺性,逐步实现要素最优组合,即在其他条件(如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花最后一块钱在各种不同要素上,其所能增加的额产量相等,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假设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L便宜而K相对成本高昂,那么理性的经济体就会在要素投入时多使用L,而少使用K,以L来代替K,而随着K的逐渐积累,K相对于L的稀缺程度减弱,价格下降,而L充裕度相对下降,价格上升,要素的禀赋结构得以改善,经济在L替代K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在奴隶社会,主要有2种生产要素:土地与劳动力,其中土地相对于劳动力充裕,掌握奴隶的奴隶主为统治阶层,人类劳动也大多局限在农猎,并发展出了铁制工具,改善了劳动力的稀缺性,进而社会发展,到后期人口增多,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并催生了先进的文化;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加及土地兼并使L充裕而土地变得相对稀缺,人类步入封建社会,掌握土地的地主成为统治阶层,而缺少土地的农民则以精耕细作为主,形成男子耕田女子纺织的小农经济,而在当时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发展应该着力于降低土地的稀缺性,而土地数量不易变动,有效的方法应是减少人口或者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现实是一方面人口的减少往往不是主动的结果,而是要素间矛盾表现出来的地主农民间的矛盾深化引发起义,通过战争减少人口来缓和矛盾,因而封建社会通知得以维持较长时间,而和平时面对地主剥削后的少量剩余,个体家庭生儿育女增多以欲通过增加家庭劳动力来增加劳动剩余,微观行为综合后,就表现为宏观上的合成谬误,表现为土地更为稀缺,另一方面统治者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劳动力分流的渠道被阻碍,进而封建社会矛盾突出,而在明初时的保护工商业政策迅速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产业资本抬头,封建社会后期土地稀缺性降低,经济的发展伴随革命的进程,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初期更明显的是资本稀缺,劳动力丰富,经济要发展应该是实现劳动力对资本的替代,降低资本的稀缺性,通过要素替代实现产业结构主体的变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
但现实是中国建国后,面对资本严重稀缺的现实,为快速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实行了重工业化优先战略,意欲直接跳到发达国家之列实现赶超,集中资金发展钢铁/汽车等工业,并由此发展战略内生出以全面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体系、对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制度、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这一违背要素禀赋结构的发展战略使产业结构背离资源优势进而使经济增速低下,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阻而压低了城市化水平,使人们生活在20多年的时间内增长甚微,导致国民经济的内向性增强,并因缺乏激励而使效率低下,最终陷入几近崩毁的边缘。利用比较劣势的发展注定失败。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了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实现发展的同时保持稳定,尤其是中国沿海地区利用比较优势发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而整体我国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改善,并随着资本的逐渐积累,我国资本稀缺性降低,我国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良性升级,中国近30年以劳动替代资本的过程即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还亟待改革,及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仍待完善,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曾经我们的一道考试题,经过对老师思想的学习,我的答案如上。
各人有各人的思想,欢迎大家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0 23:18:09
对不起,文中第三行到第六行排版有点乱,原意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最稀缺要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23:27:26
别的暂且不评论,“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在今天的主流历史学里,多数人持一个否定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4:16:35
这个我认为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而已,大家了解时间段就行
另外我正在看侯家驹先生的书本,其他经济史书籍还有待学习,谢谢提醒。 3# 张三李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