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14 6
2010-04-22
今晚看宏观经济学流派的演变,看到理性预期时,我突然又想起了以前所问过但是仍然很迷惑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在进行建模式时,都会假设或者默认理性人假设,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理性人,在得到相同的信息时,面临相同的境遇,都会做出相同的决定。
        我对这种推理抱有疑问,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奥地利学派那种经济分析方法,而是我觉得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假设,我们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就是每个理性人加工信息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吗?
        现行的经济学是暗含了这种假设,认为每个经济人的大脑都是同样的加工程序,给定同样的原料,出来的产品是一样的;打个比方说,在机器的进口处我们放进去土豆,在出口处出来的一定是土豆丝,肯定不会有土豆片或者土豆泥,可问题是,人的大脑能像机器一样,遵守同样的程序吗?万一出来的不是“土豆丝”,而是“土豆片”怎么办呢?
        我们在生活常常举例说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看到同样半杯水时,所说的话截然不同,这就提示我们,每个经济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生活背景都会影响他的判断,同质性的人是不存在的。
        但是,为什么有假设同质性的经济人的理论所推出的结论又能大部分符合现实情况呢?
        此乃迷惑不解之处,期待高人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3 00:25:51
呵呵 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3 16:49:06
理性的还是占多数的,如果考虑非理性因素,任何经济学都不可能研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3 17:16:35
悬。。。。。。。经济学总是有点这样纠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5 01:36:31
我不懂。支持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5 01:49:05
非同质agent模型也是在发展的啊 不过从3个开始就很复杂了吧....
印象中有很多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代表性agent的可行性这个就跟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地困扰我哈哈

不过更感兴趣的是效用函数的设定 只是太难 够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