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年接触农村金融—特别是贫困地区—以来,留心了不少国内学者、大家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著作,获益颇多,但也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
首先,数千年来中国的农村一直沿袭着极强生命力的小农经济模式,随之而存活的是小农思想。经过30年余年的改革开放,虽然这一经济模式已被打破,但随行的小农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在这样的条件下,突然间上马这么多农村金融机构,到底有没有必要?(白不要列举统计数据)
其次,近来国内纷纷上马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跟金融风暴中大量倒闭的美国社区银行有什么最本质的区别?(不谈形式等表象)
希望有关心农村金融的、对这一领域较了解的不吝赐教。在此,先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