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811 0
2020-03-05

关于研究问题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标准:

大和小的标准。这种标准是使用比较多的传统标准,但在使用这个标准的时候往往会碰到几个问题“大和小是指什么”、“什么情况算是大的”、“什么情况算是小的”。第一,从选题三要素的角度来看指的是研究问题,而不是研究主题很多人在使用“大”、“小”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论文或者课题选题的时候,觉得很难操作,原因就在于只是用它整体性地去评估自己的选题而不是去评估研究问题。第二点程度问题,“什么情况下是大的”、“什么情况下是小的”、“大了好还是小了”。在这里强调,不怕大、也不怕小,怕的是不大不小,中观层面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个层面的问题是大部分人正常情况下的判断,如果研究问题超出不了大部分人正常的判断,那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论文也好课题也好,就感觉不到陌生感,也感觉不到创新性在哪里。从“大”、“小”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研究问题可以大,也可以小,但是不管大还是小,都要想办法超出我们常识性判断,超出中观层面的判断。

第二种标准,给大家列举了十个更加实用、可操作性更强的标准,我们来看一下。

1)真实客观:现实存在能举例      (2)有用           (3)有趣

4)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         5)明确具体        6)答案未知

7)创新性/陌生感/与他人不同     (8)重要性          (9)迫切性

10)可行性/适切性

第一个“真实客观”:在现实中存在,在现实中能举例子。

第二个“有用”:比如对社会发展、行业领域有用,对自己的学科或者对研究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有用,都是可以的。

第三个,“有趣”:一些接地气的生活性、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的选题也是可以的。

第四个,“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 ”:这个就不讲了,大家都知道。

第五个,“明确具体”:前面讲过研究问题也好研究主题也好,一定都要越具体越好。

第六个,“答案未知”:写论文是去求证一个答案,而不是先有一个观点再去论证这个答案,这一点具体的会在后面内容中讲到。

第七个“创新性、陌生感”:前面也讲过的。

第八个“重要性”:是对社会重要还是对这个学科重要或者是对某一个问题重要。

第九个“迫切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是不是当下马上要解决的问题。

第十个“可行性”:既包括宏观的比如社会环境,也包括微观的比如说个人的研究基础、研究条件等。

再来看一下前面所涉及到的几个例子:
《偶像的黄昏:教师职业“道德赋值”“去道德化”及其伦理困境》

《非工作时间在家办公对工作家庭冲突及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农村土地所有权共享的理论逻辑——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权:争议与回应》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一个技术性补充》

《美国媒体笔下的江南城市形象研究:以上海、苏州为例》

第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理论性和趣味性。

第二个,趣味性比第一个要更加明显一些。

第三个,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客观,现实中存在且很重要。

第四个,理论性非常强。

第五个,趣味性和陌生感都比较明显的。

当然,每个论文选题其他的标准也都是可以通过的,可以尝试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一下自己的选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