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坛友说 一带一路
811 1
2020-03-10

学习写对联:对仗中的词汇和语法问题




这个问题,既牵涉到平仄,也关联到对仗。它是对联格律中一个不太为联家注重而又必须注意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在对仗中除了注意平仄调谐外,还必须把握语法问题。现在再明确一下:这就是指,在相对的对仗中,它们所用的词语以至句子,在构词法和句法方面要力求相同,至少是相似。

汉语的构词法中,单音词主要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这是古人相当明晰的。多音词当然也可分为这两大类,其构词法中,应用最广的是词根复合构词法,词根加前缀和后缀的构词法则是复合法的补充。下面,不嫌辞费,再把最基本的构词法和句法的类型向读者表述一番,您当熟的听就是了。

复合构词法的主要类型有“并列”“偏正”“述宾(又可称为动宾)”“述补(又可称为动补)”“主谓”五大类。句法与构词法是一致的,比较简单的单句也可划分为这五大类。

词根加前缀或后缀的构词法比较简单,常用的不过“老”“子”“儿”“头”等几个作缀的字罢了。

还有几种特殊的构词法:叠音词、联绵词,以及外来语的词语翻译。汉语翻译外来词语有多种花样:有单纯意译、单纯音译、音加意译等。

汉语词汇中还有许多简略语。

汉语的成语极多,它们的构成应用了构词法和句法,没有超乎这两者之外。

古人是没有我们现当代的构词法和句法概念的,但他们在实践中大致心中有数。例如,并列型的构词法构成的词语一般是不与其他四类词语对仗的;偏正型的词语也不与此外三型的词语对仗;主谓型的词语也很少与其他两型的词语对仗。这是古人自发地理解,并且大体上在自发地执行的。特别在单音词中的某些虚词方面,古人更是十分敏感的。古人对仗,就是在这样的比较模糊的界域中进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这是古人基本上做到了的。在其他的构词法和句法方面,他们没有我们从外国输入的构词法和句法概念,比较马虎。我们是不能苛求古人的。

可是,我们当代的人具有现代化的构词法和句法等概念,就得对古人宽对自己严。特别是在参加征联时,如果不注意,很可能落选。这是笔者贡献给读者的忠告。广大读者肯定在中学时期都学过现代汉语课程,笔者在此不再举例说明,只是贡献几条建议:

一、“动宾”“动补”尚可通融,别的最好别在对仗中配搭。

二、联绵词在对仗中可以和并列型词语配搭。加前缀后缀的词可以和偏正型词语配搭,特别是加后缀的更行。叠音词只能与叠音词配搭。

三、专名词如学术术语、外来语、人名、地名等,对仗稍微差点尚可,对得好则为全联生色。

四、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和动词用作状语等词类活用方法,一定要努力学习运用。用好了,有画龙点睛之妙。但在参加征联评奖时,最好给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此类方法的情况加上附注,以免被不甚高明的初评审阅人给刷掉。

五、上一章内已经说过,虚词中,像“之”这样的有限的几个词,可以在上下联句中互对。但是,最好不这么办。

说多了反倒无效,使人无所适从。总之,结构、外表差不多的就能对得上。灵活运用,神而明之,就存乎于您自己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5-5 19:59:10
楼主我不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