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影响世界的管理学大师?”正是这一问题的一部分。今天,通过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影响世界的管理学大师?”,我可以管中窥豹,可得一斑。
什么是管理学大师?哪些可以被称为影响世界的管理学大师?首先我来回答这一问题。我认为的大师首先要有首创精神,其次要能服务社会。可能我首先想到的是德鲁克。在我们管理学书上提到的X理论与Y理论,正是麦克奎格(Douglas MaGregor)提出来的,影响管理学界十多年。究其根本,似乎通过论证“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来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小说只有少数重要的情节,管理也只有少数重要的课题。看看二十世纪的管理世界里,有独裁专横的Henry Ford、冷酷无情的Alfred Sloan、高瞻远瞩的Jack Welch和充满传奇的Bill Gates等英雄人物;又留下百战百胜的Disney、重振雄风的Chrysler、一炮而红的Amazon、反败为胜的Continental Airlines。亦有本田汽车的零库存(JIT)、IBM的基本信念和FedEx的24小时速递承诺等典范制度;更留下Michael Porter的策略规划理论、Edward Deming的质量管理理论和John Naisbitt的趋势预测等理论观点。当然少不了销书六千万册的Tom Peters,潜能大师Stephen Covey,还有社会变化有较深层思考的Charles Handy。当然还有最重要且是唯一的殿堂级大师杜拉克(Peter Drucker)。他们的成就在于奠定管理学的基础,并为管理学的发展界定了方向,开创了一个称为管理的新时代。
很遗憾,这里面没有出现中国人的名字。自然而然,我们就会问为什么?
首先,我想从实践角度来回答。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管理者都是“实践派”,或者说管理学都已经被他们融入到了实践之中。实践出真知。中国人虽没有说出激励理论,但是中国人对于赏罚倒是深谙此道。奖赏要一点点的给予,惩罚要很快的实施,体现了对赏罚时间节奏的认识。中国人虽然没有出现波特,但是我发现《孙子兵法》中就已经有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经典话语。《孙子兵法》算是一部管理学著作,但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认为过,因为它被运用于军事,运用于实践。
第二,我来从经济角度分析。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对于农业国家来说,对百姓最重要的却是“只有管的少,才能管得好”,百姓需要的不折腾,需要休养生息,最怕的是劳民伤财。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中国古代最怕的就是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如果成本过高,管理就会低效。管理者在中国古代是什么,是不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而农业社会需要的是绝大多数的人必须从事农业生产。总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是完全依附于农业,商人通过土地的购买成为地主,于是商业的发展就会缺乏投资。近代以来,中国的市场一直很难被打开,人们缺乏购买力,商业和工业处于规模较小的阶段,如何能够产生管理学大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前三十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需要的大多是计划的执行者,管理理论则趋于简单。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的崛起,随后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国有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管理学都是在学习西方,不断重复着别人百年的道路,即追赶型。管理学大师缺乏土壤,或者说土壤一开始贫瘠,肥沃之后却又在不断更换种植物。
第三,从政治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的官本位,导致最多的博士在官场。但是官场上的官员缺乏时间来完成一门学科的构建,哪怕是添砖加瓦。政界似乎很少有关于提到过管理学,前总理朱镕基曾提到过要建立现代管理。
第四,从学术界角度分析。学术界目前的商业化倾向非常严重。本来,管理学大师往往是指导商业,但是学术界的商业化却使我们的学者只知道赚钱,而忘记了学术的突破。管理学,涉及到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及各种工程技术学科,学者如果不能认真融入到学习研究之中,恐怕很难有所建树。管理的学问在管理之外,当然这是大师的境界。学术界中肯定有研究管理学的,但是似乎来说并非显现,这是非常遗憾的。
第五,从东西文化差异角度来说。中国文化讲究稳,讲究中庸,要尊重前辈,要重视书本,但是这种文化倾向不利于创新,不利于管理学大师的诞生。管理学,不是按图索骥,而是要创新,为企业或是其他组织指路而来。西方文化强调突破,和我们的不一样,所以往往管理学也能不断创新。
最后来说一下中国的教育对于管理学的影响,中国的教育倾向实用,实用的是技术,管理学则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我们长期以来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近年又是强调语言,都是强调手段。这样氛围下,管理学就不能有更好地发展了。管理学要求的是人文+技术,强调的实践,我们的教育则不能同时重视到这些方面,实在是我们的失误。
当然,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企业必然对管理有着更多需求,所以管理学肯定会有着更多中国化得东西,管理学贴近自己的文化,管理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舞台,管理学能够更大地创造价值,管理学就会发展,产生大师是迟早的事。大师要影响世界,还需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多的建树,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