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找到了哈哈3.1.1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作为国际金融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对自给自
足的封闭经济环境下的15一LM模型予以延伸,蒙代尔(RobertMundell,1963)
和弗莱明(MarcusFleming,1962)几乎在同时提出了一个开放经济下、且资本
可自由流动条件下,一国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问题,
被合称为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由于M一F模型是封闭经济条件下IS一LM分析框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引入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后的拓展,并以BP曲线表示国际收
支平衡,又称为15一LM一BP模型。这一模型被广泛用于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短期影响的分析。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M一F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一个开放的小国,其假设前提有:
①总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即价格水平看作是绝对固定的;②人们预期的汇率变动
为零,投资者风险中性;③实际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是收人的增函数;④
货币供给是国内信贷和外汇储备之和,这意味着在纯粹的浮动汇率下,货币供给
决定于国内信贷,因而是一外生变量,在固定汇率下,因外汇储备受到国际收支
余额的影响,无法由国内货币当局决定,因而使货币供给成为一内生变量;⑤总
需求是国内吸收、净出口与政府支出之和,其中国内吸收是利率的减函数、收入
的增函数;净出口是实际汇率的增函数,收入的减函数。⑥国际收支余额是国际
贸易差额和资本流动差额之和。在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资本流动具有对利率的有
限弹性,资本流动仍是本国利率的增函数,其弹性取决于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
敏感性。
M一F模型考虑了三个市场的均衡,分别表示为:
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供求的均衡:
了·州i,约+丁(Y,Y*,SP’‘尸
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
M、一M、=pxL(Y,s)
BP曲线表示国际收支的均衡:
(3.1)
(3.2)
(3.3)
其中,Y,i,尸分别表示本国产出、利率和价格水平;S为名义汇率,是单
位外币的本币价格;肠和Ms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名义货币供给。带上标、”的为
相应的国外变量。
在这个基准的开放经济静态模型中,式(3.1)表示融入经常账户差额的产
第3章开放经济下汇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分析
品市场均衡时本国产出水平Y、利率i与汇率S之间的关系。其中,本国经常账
户差额取决于国内外的产出和本币的实际汇率水平(sP*/P)。并且,在这个IS
模型中,经常账户余额对本国产出的一阶偏导数小于0,因为本国产出的提高会
引致对国外的出口需求,从而本国净出口下降,经常账户差额趋于恶化,Tl<O。
而国外产出提高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品的需求,因此,本国经常账户差额趋于改善,
乃>0;本币实际汇率(sP*/P)提高(本币贬值),将改善本国出口,而降低本国
进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改善,广>o。式(3.2)表示一国货币市场的均衡关系。
式(3.3)表示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在蒙代尔和弗莱明最
初的研究中,他们假定资本是完全流动的、预期是静态的,并且投资者是风险中
性的,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本国的利率与国外利率趋于相等。
这是蒙代尔和弗莱明最初的模型。模型由Y,Ms,i和S四个内生变量以及
Y’,i*,尸和厂等外生变量构成(尸和尸*被视为外生变量的原因是该模型假定价
格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经济的开放性,我们应该考虑到一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
间的货币联系,这种联系通常表现在一国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安排上。在固定汇率
制度条件下,汇率是基本不变的,所以5=0;而在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Ms又成
为一国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因此,M一F模型正好可以用来讨论固定和
浮动汇率制度安排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及其组合的效率,也可以用于货币政
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等的研究。
在M一F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可以对开放经济环境中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名义汇率为外生变量且
外汇储备只能做被动性调整,因此,外汇储备的变化由当前经济状态决定且为内
生变量,在这些条件下,财政政策是相对有效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名义汇率
是内生变量而外汇储备为外生变量,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给增加导
致利率下降,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名义汇率贬值,这会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并最终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因此,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是相对有效的。从研究汇
率制度选择角度看,这个模型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说明以不同的政策效果作
为汇率制度选择标准时,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哪一个更好,当然,这种分析是理
想化的。
这个最初的M一F模型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同时考虑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的均衡,成为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最基本的研究框架,对人们认识和分析开放经
济影响深远。但这一模型的基本缺陷在于其过于“理想化,,的前提假设,如:①价
格水平刚性假定;②资本完全流动假定:③静态预期和投资者风险中性假设。这
些假设的不足使模型所描述的与实际经济情况相差较大,影响了模型的解释力。
M一F模型的这些不足逐渐为动态模型和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随机模型所弥补,后
第3章开放经济下汇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分析
续的理论发展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的。
3.1.2蒙代尔一弗莱明一多恩布什模型
最初的M一F模型假定价格水平固定不变,资本完全流动且经济行为人是静
态预期的。在20世纪60一80年代经过众多学者的补充和发展,逐渐从最初静态
的确定性模型发展到动态的确定性模型,最终发展为一种更为成熟、更贴近现实
的带有随机冲击的随机动态模型。1976年,多恩布什在M一F模型中引入了理性
预期,并考虑到价格渐进调整的特征(即粘性价格,stickyPrice),最终形成了
M一F一D分析框架,由此发现了汇率‘超调”(overshooting)这个非常重要的经济
现象,并开创了汇率动态学。进一步地,为了使M一F模型或M一F一D模型更贴近
现实,奥伯斯特弗尔德(Obstfeld)和斯道克曼(Stockman)在1985年又发展了
融入随机因素和理性预期因素的M一F一D模型。
动态的带有随机冲击的M一F一D模型的基本构成如下:
IS曲线表示本国产品市场均衡:
、一a,(sl+P:一:)一aZ:+:,,(3.4)
LM曲线表示本国货币市场均衡:
m‘一尸,=奴一k凡+碑(3.5)
AS曲线:
:一b,(s,+::一:‘)+bZ(,,一月一,:,)+e,(3.6)
Fiseher方程:
叮二毛一式几_l+八(3.7)
无抛补利率平价:
毛一式s,+}一s,+i,*(3.5)
式(3.4)一式(3.8)中,y,p和m分别表示本国的产出、价格和名义货币供
给;s是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j和r分别是名义利率和事前的实际利率;u、必和。
表示产品市场冲击、货币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假设都服从白噪声过程。除了
名义和实际利率之外,所有变量都以对数形式表示。另外,E(.)表示期望算子,
且式+卜!八十,一式十,(几十,}q+l一,),表示根据前一期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对当期的价
格水平所形成的理性预期(乌是截止t期的信息集)。
以上各式分别给出了本国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总供给、表示实际利率和名
义利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费歇尔方程及无抛补利率平价的方程。这种
第3章开放经济下汇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分析
融入理性预期和价格勃性的动态随机的M一F一D分析框架使得对一国开放经济的
描述更符合现实,为20世纪60一90年代的货币政策分析和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
提供了描述一国开放经济运行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框架。
可见,M一F一D范式己经基本弥补了最初的M一F模型由于假设脱离现实的重
大缺陷。尤其是以上这个动态的M一F一D模型,它弥补了M一F模型所没有考虑到
的现实中的价格豁性和经济行为人的理性预期对一国宏观经济的深远影响。
但无论是最初的静态模型(M一F模型),还是最终形成的动态随机模型
(M一F一D模型),这个分析范式中各行为方程都是由研究者人为假设和事先预定
的,而不是从经济行为人最优化行为中导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M一F一D范式因
此并不具备坚实的微观基础,因而也难以用于严格的福利分析。
10# tulips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