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671 5
2006-03-31

当前中央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便看看新闻就知道是何其热烈,我在这里希望想给这个行动泼点冷水,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这个讨论行列,看看如何建设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担心:

1.宏观上,城市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的建设无疑从客观上必然会造成本来就很难进入城市的农民进入城市起到推动作用(如果有些地方搞的好的话),与世界总体发展总趋势不符合.所以新农村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修桥铺路,而是应该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和企业联合起来(可以考虑对那些进行对农民工培训的企业适当的减少税收),有目的的进行培训,不能想十年前的中专教育那样,盲目学德国的职业教育,结果只是得其形,造成很多学生花了钱上了学缺找不到工作,而同时企业的另一面却找不到好的技工,给他们的子女提供有保障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使之能更顺利进入城市,促进人才的流动.

2.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很容易强调所谓客观原因,经常以没有钱为借口造成政令不行或者要了钱以后打搞所谓的基础建设,结果造出来的都是豆腐渣的政绩工程,这是地方政府最乐意做的事情,因为可以从中谋取到个人利益,包括金钱上的和政治上的利益,政府做什么事情效率底下就是因为做什么东西都是至上而下,靠行政命令推动,结果是效率底下,真正农民受到的实惠很少,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不在政府主导,而只是需要政府的服务指导,可以说如果农村的人口不减少还是目前的9亿人,新农村的建设恐怕很难实现,基本上画柄,新农村的建设最基本的必然是靠企业推动,靠无数和农业联系的各式的企业,特别是私人的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的推动,如何是农民会种地,种什么好,如何减轻农民的负担,给农民提供理疗和养老保险和民主上的自由权利,我想,如果没有社会的新式的农业也就不会有新农村,要对哪些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农产品销售的企业给与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和扶持.当然不仅如此.

以上是我的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想法.欢迎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 09:5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只有二十个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并没有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也并没有讲建的某一模式。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重农民的意愿,必须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有点担心能理解,这是长此以往基层搞形式主义留给人们的影响太深了,挤占农业专项补贴的事太多了。——但必须认识到,中央大力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是对的,关心农民并切实解决农民问题的路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1 23:46:00

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新农村建设注定要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1 23:52:00

这种社会性的大问题可不是某个人说了就算的,任何人都应该说不准,提建议可以,泼冷水还是没什么必要吧?人家不也都是想往好的方向努力吗?有些问题还是留待时间去评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2 09:23:00

中央的愿望是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也不错,方针 政策都对,就是看怎么执行了。推进的动力哪里来?最后的受益者是谁?疑问很多。

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干成好事!就象以前提的西部大开发,现在看来好象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而已。

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4 21:49:00

时间可以证明,谁说准了,那也只能说明他有先见之明,并不能证明他就懂得行与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