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杰润公司又发给公司一封信函,提出分十三期付款、免除利息、只支付79,962,943美元的和解方案。
时至今日,不少善良的国人都认为,石油100多美元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么短时间内能跌到40美元,包括高盛也应该没有想到,但这一看法却是非常错误的。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纽约、伦敦两大期货交易所成立,石油期货交易之后,石油价格的定价权已经从欧佩克逐渐转移到了华尔街,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和JP摩根大通是当今世界四家参与石油期货的最大玩家,而高盛又是这一轮石油价格上升中的最大赢家。
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从147美元最低跌至30多美元。在这轮原油暴跌中,JP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巴克莱银行及摩根士丹利控制了石油商品掉期交易头寸的约70%。
早在2007年11月份,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发表一份非对外的题为《The Sub-prime Mess》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准确预测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高盛当时也已开始全面做空,并于2007年获得历史最高的利润。
高盛通过第一份合约将这个传导时间设定为10个月后,也就是2008年3月到当年12月底,现在看来,非常精准。
无法否认的是,高盛同深南电签订合同时,就已准确预见石油价格即将崩盘,而深南电和其他中资企业则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对赌对象。
面对高盛的天价索赔和最后通牒,深南电仍表示,要继续与高盛杰润保持磋商和沟通,尽最大努力争取和谈解决争议,美国SEC已经正式起诉高盛了,伤痕累累的中国国企还在准备为当时的陷阱付出代价,区别是希望少付一点。我们迄今无法得知这些国有企业甘为鱼肉的真实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