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牛 发表于 2010-5-6 18:23 
当你提出"规范性是思想性的前提"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你迟早会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而进行特设性修改,现在看果然如此,呵呵。
通常辩论都会出现类似的过程,只要对“思想”一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定义,你的观点就是不可驳倒的。
请看我11楼的帖子,我在说规范性的时候,是把它跟可靠性并列在一块的。再请看我在这个主题下第一个跟帖,第9楼的帖子,我说的规范性,对应的是有问题或者严重浮夸,而不是没有模型或者数据。要是有复杂的模型和数据处理技术,就算规范的,那还需要专业的编辑和审稿人检查吗?随便扫一眼不就行了?我后面还跟了好几个帖子,从头到尾,规范性都是针对文章内容的,可不是针对文章形式的,一以贯之,何谈“特设性修改”?
我自己也在写论文,国内的、国外的,我都在投,从编辑、到审稿人再到同行,我跟很多人交流过。一篇内核近似的论文,国内编辑和审稿人给的意见,还有国外审稿人给的意见,专业水准差别之大足以让人咋舌。在国内投稿,碰到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关于论文规范性和选题大小问题。编辑和审稿人喜欢谈论论文选题以及应用价值,涉及论文规范性和可靠性很少。有时候我就想,要是我推理错误,或者数据造假,或者抄国外的数学模型换个文字表述(当然是投编辑和审稿人所好的),他们还管不管?我还不止一次听一些杂 志社编辑公开鄙视国际一些一流刊物没有思想,只有技术。有时候我想,这跟晚清清流斥责西方科技“奇技淫巧”何其相似也!我自己也审稿,涉及理论模型,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通过我本人的规范性检查,只要没有逻辑推理错误,我就全部放行,从来不管是否有什么“思想”或者“贡献”,任何杂志我都是这么“低”的标准,可审了几年,十多篇稿子,嫩是没有一篇从我手中活过来。
国内谈规范性比较早的,林毅夫有一篇《规范化、本土化和国际化》,建议一读。林在谈规范化的时候,主要强调的是内部逻辑的一致,而绝不仅仅是套用所谓“西方规范方法”。我在接触规范化一词的时候,本能地想到的也是内部逻辑以及Value added要确凿可靠等问题,别无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