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276 6
2010-05-06
“挖坑理论”大致是说,经济危机的时候,雇一百个人挖一百个坑,再雇一百个人把坑填上,这样可以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这是源于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内容。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挖坑理论”里刺激有效需求的方法更多的是选择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兴办或者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如果是刺激有效需求的话,那么增加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是增加供给,而对需求的拉动作用,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如劳动密集型企业明显。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了经济危机时期的大量失业人员,并且可以保证这些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从而带来大宗消费品需求,通过这种最终端的消费需求来拉动整体经济需求,实现增加有效需求的目标。
而基础设施建设,会增加供给,给需求带来新的压力,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即使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时的就业机会,也不如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效来得明显。
同时指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关于水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定是会冲源头上增加供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6 14:37:51
地方GDP(也叫"搞地皮)常用的伎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6 14:51:32
顶。牛人自有我辈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6 14:52:12
顶。牛人自有我辈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6 21:46:52
都是有才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09:59:42
这要从几个市场联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资本市场上,国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有益于刺激需求;劳动力市场上,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开展这些项目目的在于增加劳动力需求;另外,这些项目一般都是国家投资带动相关行业投资,进行公共产品的供给(通常这些项目是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公众获益,私人企业不愿投资的项目),既可拉动经济增长,又利在长远,避免单纯的拉动短期经济增长的短期投资和短视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