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赤字导致货币供给增加,本币供大于求,本币有贬值压力,本币持有者会在固定汇率制下用本币换外币,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当央行外汇储备减少为零时,央行失去维持固定汇率的主要工具,只能任由汇率自由浮动,进而导致固定汇率难以维持。
本人的一点见解,仅供参考!呵呵!
强烈支持二楼的推导
同时,若是贸易赤字的话,就是要用外汇去购买别国物品,这也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长期也将难以为续!
好像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吧
(财政)赤字不一定必然导致当期的货币供给增加啊,各国政府(尤其是央行独立性强的)一个普遍的实践是发行国债弥补当期财政赤字
在这种情况下,债券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国内市场利率上升,从而吸引国外资本流入,增加资本项目顺差。。。
前提条件应该是长期赤字
国债已经没人买了
其实这么说也对: 赤字导致总储蓄减少,从而提高国内市场利率, 吸引国外资本买入持有本国资产, 为稳定汇率,央行就必须买入外国资产. 而前提已经规定了国内市场利率高于国外市场利率, 这样下去央行肯定吃不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12:32:31编辑过]
发行国债怎么会使财政赤字减少,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只会不断增加财政赤字。我想这位仁兄是不是把发行货币写成了发行国债。赤字融资一般是指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但发行会增加通货膨胀,实际上是政府向社会征收“通货膨胀税”。财政赤字的增加是对政府采取赤字发行的诱惑,长期的财政赤字必将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
另外,二楼说的好像主要是针对于贸易赤字,不然央行没必要动用外汇储备。只有出现了贸易赤字,为了稳定汇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才会动用外汇储备。
结合上面两点,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两方面解释赤字对汇率的影响,不知道大家认为是否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6:08:38编辑过]
这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推导:
1。同二楼,但二楼有一个隐含假设:货币供给增加,价格维持不变
2。另一面,政府的赤字用于购买则会增加收入,进口增加,汇率有下降压力
3。政府赤字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汇率下降压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 21:19:3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