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在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中,把人本理念、文化风情和历史传承有机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大力完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和文化名城。
10月底,总投资两亿元的霸州博物馆正式开馆。它包括历史博物馆、科技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华夏民间收藏馆和城市规划馆等数个展馆。其中,中国自行车博物馆收藏了产自世界各地不同品牌的精品自行车300多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自行车博物馆。
作为全市“十一五”十大文化精品工程之一,霸州博物馆的建成,有力提升了霸州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霸州市委书记辛绍杰说:“体现时代特点的先进文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必须在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霸州市把建设文化名城与争创经济强市、建设“和谐霸州”一起,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
围绕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尊重百姓意愿,霸州市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十大文化精品工程,并开始启动实施。除建设博物馆外,近年来他们还投资建设了市文化活动中心、市图书馆、益津书院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到2010年,他们还将在西市区建设体育中心、广播电视中心、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生态公园、清真寺等重点文化工程,在东市区建成胜芳镇民企影剧院、图书馆、体育场、群艺馆等文化工程。
坚持建设文化设施与发展城市经济良性互动,是霸州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一个鲜明特点。投资6亿元的中国戏曲文化大观园,包括华夏戏曲观赏综合大厅、动画大厅、展览大厅、电影大厅和戏曲家温泉度假村等,集优质温泉、休闲、餐饮、戏曲观赏于一体。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城市主题文化,就会‘千城一面’;如果没有特色,就无法建设强市名城。”霸州市市长杨杰介绍说,在相关要素趋同的情况下,哪里的文化环境好、文化实力强、文化氛围浓,哪里的竞争优势就突出,要素聚集度就高,发展后劲儿就足。为此,霸州市着力打造“四乡一镇”(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辞赋之乡、温泉之乡和胜芳古镇)的文化品牌,向“文化名城”目标奋进。
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胜芳古镇,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商业文化古镇。去年以来,霸州市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胜芳古镇复建一期工程,对1.1平方公里的河道、街道、建筑等进行了恢复和重建,日前已完工并向游人开放,成为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