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888 0
2010-04-19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发展的活力,首先来源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创新。我市的城市建设规划经过多轮的修改、论证,眼下正进入如火如荼的实施阶段,各项建设工程开展的有条不紊。从目前情况来看,推行规划建设关键还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A
  重点工程——展示形象亮点
   规划建设要突出重点。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优势,小城市应发挥小城市的特点。当前我市城市建设总体战略就8个字——“东拓西跨南联北延”。这其中,尤其是要抓好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兖州、曲阜、邹城和嘉祥组群发展,倾力打造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和牵动鲁南经济带、辐射淮海经济区的组群式中心城市”。去年市委实行的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有力地推动了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及早落地和顺利实施。今后还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特色,打造亮点,从解决市民关心、要求迫切的热点问题出发,着力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特别是重大城建项目,全市上下要树立 “一盘棋”的思想,在一个整体、科学的规划下,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执行。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市级领导包保项目制度的优越性,及时协调,统一指挥,科学发展。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把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成为展示形象亮点。当前重点应抓住交通、能源、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打牢济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B
  文化内涵——城市的“灵魂”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是城市的历史记忆。要进一步挖掘本地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艺术及才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融入到城市的旅游当中,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在规划建设中体现文化内涵。要备加珍视和极力保护好我市的历史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古城整体环境,充分挖掘济宁特有的人文资源,着力打造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一是要打造自己的城市 “名片”。要利用 “孔子”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 “东方圣城”特有的魅力,以文化力提升济宁的核心竞争力。在宏观上不仅要有一个整体建设规划,表现在微观的城市色调、建筑风格等方面必须追求整齐划一,规则统一,布局合理。要树立精品意识和创新观念,克服趋同化、一般化,抓住我市现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做文章。结合我市传统文化的特点,保存一些文化古城的特色 (老运河、东大寺、竹杆巷等历史古迹就是济宁的特色),有济宁的风格。济宁风格不一定到处都是新楼、高楼 (伦敦、罗马、开罗等历史文化古城并不是视觉上的高或新楼处处耸立),而是济宁城市历史的 “韵味”。二是要依托高校名师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离不开高校建设。高校及各类科研院所既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又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有效资源,是 “活”的城市文化。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之所以闻名遐迩,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拥有源远流长、千年浓厚的文化积淀。现在高等院校依然密集林立,人才济济。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范围内建立 “孔子大学”机遇,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培植壮大我市高校资源,不断扩大我市的影响力。三是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应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诸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等等,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质,推进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塑造鲜活的城市 “灵魂”。
  C
  人文景观——城市智慧的结晶
   人文景观也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它涉及工程规划学、工程技术、建筑学、历史、文化艺术、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打造好人文景观,一是设计上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一些体现美学的建筑,给设计者和建筑商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要体现主题文化,充分展示济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处人文景观都应该是一个文化艺术精品,而且与周边环境是协调的。古太白楼遗址目前集思广益的方式就很好。二是设计上要营造新的“亮点”,聚集“人气”,为济宁的旅游事业增添更多的“看点”和“卖点”。要尽力营造有人参与的休闲空间,老运河或文化街道两边应有济宁文人、艺人参与的茶馆、轩、阁、行、堂、楼和专卖店来聚集 “人气”和展示济宁文化,尽快规划出 “文化一条街”,保护并打造出美丽的运河风光旅游观光带。三要重视现在的街景艺术建设与开发。街景是艺术也是文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建设,搞好街景片区的规划与开发,使得现化文明与传统历史相得益彰,相互掩映,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品位和魅力。
  D
  环保与生态——城市的生命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环保与生态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城市建设应以环保与生态建设为中心,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条件,以民生为本,全面布局,整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要彰显环保与生态。鉴于我市资源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增强的问题,给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生存压力迫使城市建设一定要立足生态与环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此摆脱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资源破坏等资源利用的线性代谢(自然界是循环代谢)等问题。要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建设,争取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加快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绿化规划的编制工作。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要留足空间搞好绿化。加强对公园、古建筑、古树名木及稀有物种的保护。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生态绿地、道路绿化进行生态恢复、见缝插绿,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