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324 283
2010-05-14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移民的文章,感觉越来越多的国内精英都想着出国,然后移民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不禁要问:中国精英还有多少是中国国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4 12:29:14
呵呵,不管怎么样,只要说人话就行,不像有些国内学者,说的都是些什么言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4 12:30:36
个人觉得 不管我是不是精英 我肯定不会放弃中国国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4 12:31:53
  中国知名的商业新闻杂志《商务周刊》,因发表封面报道指巨型国企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利用垄断地位进行强势扩张,最近被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处罚停刊一个月。

  根据《商务周刊》5月5日在网站发出对读者致歉的公告说,该刊因今年3月5日刊载有关国家电网公司的报道《国网帝国》一文,而在5月4日接到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下令其停刊整顿的文件,处罚自2010年4月30日始。

  《商务周刊》的公告显示,该刊被指的具体错误是:“违反宣传纪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将内参内容公开化,造成负面影响”;“多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使相关单位合法权益受到伤害”。另据中国《财经》杂志报道,除上述两点外,《国网帝国》一文被指责的另一个问题,是“攻击国家电网有关领导”。

  不过,由于该刊两周才出版一次,而5月5日的刊物已面世,因此实际上受影响的只有本月20日出版的新一期。因此,当局针对《商务周刊》本次处罚被认为偏重于警告性质。停刊整顿令在文章问世近两个月以后才发出,外界猜测当局执行处罚措施是其他部门施压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前一阶段垄断国企成为社会猛烈批评焦点,政府并不愿扩大事端。

  被指违反宣传纪律的《国网帝国》一文,触碰了过去几个月里中国舆论界热议颇多的敏感课题,即国企对垄断地位的滥用。

  标题设定已十分尖锐的《国网帝国》全文长达两万余字,文章对于国网公司推进各项收购工作表示质疑,并引述受访者指国网作风明显违背了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件)所传达的电力改革目标。

  文中也引述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去年5月通过的《中国工业报内参》,该内参向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机构发出呼吁,质疑了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的做法。

  文章将国网总经理刘振亚形容为“铁腕人物”,并追溯他在2004年10月任国网总经理兼党组书记以后“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开始打造巨型的企业帝国。
  这篇长文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后,据说受到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关注。而且在一个月后,官方媒体新华社旗下的《瞭望东方周刊》采取跟进报道,其中了延续了“帝国说”。文章提出,在现行电力体制下国家电网是“独买独卖电力”的垄断企业。中国现行的电价制度以及国网本身的“进取心”,都是造就“国网帝国”的重要原因。
  这并非庞大的国网公司首次受到媒体质疑,根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今年1月新华社旗下的另一份刊物《财经国家周刊》的封面文章也同样指向了国家电网的“垄断扩张”,而在此前,舆论界对于国网垄断性发展的批评始终未断,垄断集团也被指为中国能源领域改革的主要障碍。

  不过,尽管备受诟病,国内舆论界发现这些年来中国资源领域的改革依然滞缓不前。这些国有企业一向被认为是特殊利益集团占据的领地,垄断性行业与政治以及政坛人物盘根错节的关系,每每能扶住它们在强大压力下依然能推进扩张行为,相关的改革步伐推进迟缓。中国政府与知识界近年不断要求改革垄断性行业,但是当局的具体措施并不明显。本次《商务周刊》被惩处,再次说明了国企课题的敏感性与改革可能面对的阻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4 12:36:06
出去的不全是精英,也有腐败分子和随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4 12:36:23
我也不会放弃中国国籍 不管将来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