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69 0
2010-05-17
看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篇,发现了看导言时的一些错误,不过,我觉得对经济学有点失望了,因为它的结论让我觉得有点诡辩的感觉。
    我仍然认为市场的参与者在开始,在先天就是不平等的,而且竞争会加剧这种不平等,最终导致垄断。但是发现平等的含义,我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怎么样是平等,我觉得有点困惑。
    第四章提出完全竞争的概念,也就是市场参与者均为价格接受者。我想到机会成本的问题,不同的人买同一种物品,机会成本不同,比如小区门口的冰激凌贵,因为人们不可能为了买便宜几分钱的冰激凌而跑很远,因为机会成本高,也就是相当于实际付出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所以有时候价格考虑的是机会成本,而非固定价格。那么,也就是说在有的时候微观上是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因为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使得有些情况下,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物品、同一个价格机会成本不同,选择也不同。不过书中是假设了一个模型,所以,有可能我想到的这些与它没什么关系,但至少我认为完全竞争的模型条件也许应该很苛刻。
    使需求曲线变动的变量有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和买者的数量。
    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有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和卖者数量。
    需求与供给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有相似的方面,但是需求曲线存在一点感情因素,而供给曲线却是完全利益主导。经济学里面考虑道德和情感因素的相对好像很少。
    经济学讲理性人,也就是认为只考虑利益,因为在综合起来考虑一部分人的时候把人的感情中和掉了,它是正确的吗?新闻摘录里赞扬价格欺诈,我看了以后感觉很荒谬,在文章里只不停的颂扬其微不足道的好处,却只字不提坏处,太可笑了,写这个新闻的人学过经济吗?我觉得经济明明就是一种权衡,没有什么是只有好处或坏处的,只不过看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发国难财的竟然成了英雄!?不说感情因素,就来衡量一下利弊好了。发灾难财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到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这不错,但是贪婪会让他们忘乎所以,他们必须受到限制,而不能像文中吹捧的说这是一种宝贵的激励。打个比方,社会有阴暗面,甚至这种阴暗面可能对一些绝望的人、被社会放弃的人有一定帮助,给以生的希望,譬如戏文里被权势者陷害的复仇英雄,但是这毕竟是边缘化的,如果你要因此把这种阴暗面当作是拯救社会的英雄,那就太可笑了吧。同理,灾难发生后,人心恐慌,如果任由投机倒把、发灾难财的人横行无忌,势必引起更多不稳,为数不多的财富在极短时间内被聚敛到极少数人手里,那么当一个人一无所有,他会怎么办呢?军事方面有军心一说,一旦军心溃败,那就是兵败如山倒,任你人再多也枉然。当然也许经济学家可以跳出来继续说:不破不立,这是历史的发展,你看新秩序不是更好了吗?好吧,那我就只能无语了。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是,第一确定移动哪个曲线,第二确定怎么移动,第三比较新均衡与原来的均衡。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规律: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和时间框架。
    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是卖者改变他们所生产的物品量的灵活性。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所以这也意味着可以打信息战。
    看第六章的时候发现,公平原来这么抽象,不可捉摸。书中提到价格控制,认为冰激凌价格自发调整,可使供求达到平衡,也就是没有政府管制,因为不如此,价格不能有效反应供求,但是我想,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怎样的结果是合意的呢?怎么就叫做是好的结果?只要计算得出的社会物质财富增多就可以了吗?那么一些潜在的因素,例如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等等呢?它是被摒弃的吗,还是它会自然跟随?举资本主义的危机的例子,当初资本主义危机频发,然后借鉴马列的观点,增加员工福利,巩固社会底层的福利,从而得到一个稳定的社会,经济学的计算总不至于仅考虑模型能否生产足够财富,而不考虑这个模型的稳定情况吧。
    所以经济学有的说法我觉得更像是说不应管制,顺其自然等待灭亡,因为我们可以证明这是最好的结果。
    我想不出怎样的公正是公正,所以最后觉得,还是权衡的问题,当兼顾到了大多数人的时候,它可能就意味着公正了。而公正的程序,让一个贫民可以与大鳄对峙,这种公正是必要的补充,从而保证一个社会的公正。
    经济学考虑理性人,那么社会人呢?是不是不考虑人本身的能动性问题,而仅将人看做是会跑的原子,真的是对的呢?可不可能有一点偏移呢?我觉得有的经济学解释看起来有随意取用的嫌疑,换句话说就是诡辩,胡说八道。
    我曾以为政府保证公平,市场追求效率的想法,发现是有点无聊,因为政府政策面向所有人,一竿子全打倒,怎么可能不公平?那政府与市场的分界可能很难区分,也是一种权衡问题,但是政府尽量减少介入,留给个人更多主动性,更多保证其个人权利,由个人自行衡量得失,应该是很明显很好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