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5674 7
2010-05-19
无意间发现的天涯的热帖,虽然大家是学经济的,但是年轻时都学过物理,物理的一些知识也对经济管理有启发,再说各位现在年纪至少与过去读书做学生时相比,应该算大了,那么思维应该也更要有理性和思辨的能力了。温故而知新,现在我们不妨还原回过去,看看我们的理解水平到底长进如何。

我的问题是?如题目。我的答案是:我赞同教材上参考答案意见,当然老师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知她是否只是照本宣科,因为没看到她对此的更多的解释,另外参考答案也不全面。而本帖作者及其女儿还有众多可说是绝大多数网友的分析是有明显的破绽的,但是却被误作为一个“创新”的事例来谈了。这是对“创新”的误读。错误就是错误,错误不是创新。

列举几个有破绽的观点如下一、二、三,等等:


一、错误原因:对概念理解不正确。优点:思维有一定发散力;缺点:思维发散力的准确度欠佳。建议:既要提高思维的发散力,也要加强思维分析的精确度,要避免犯“似是而非”的错误。

我女儿读初三,她遇到一个物理题目:10牛的水能产生大于10牛的浮力吗?
   这本书上的参考答案说:不能。
   我女儿认为书上说得不对,我女儿讲:从理论上讲,10牛的水能够产生无穷大的浮力。
   我问女儿为什么,女儿就做了一个实验给我看,而且,她又通过一个设想,做了理论分析。
   事实的确像我女儿说的,而且理论分析让人无法怀疑。
  
  2、
   孩子很高兴,但是为了慎重起见,她还是决定向老师求证,这样心里更踏实。
   找到自己的课任老师,女的。这边我女儿讲着,那边老师连声、不容置疑地说:“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晕死,什么老师?我不止一次发现她的错误讲解,后面会谈到她那些轻率无知的错误。
   找到第二个老师,别班的课任老师,女的。这边我女儿讲着,那边老师胸有成竹、充满智慧地说:“你想挑战阿基米德定理吗?”
  
  3、
   回顾一下什么叫做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我想问问这些无知的初中女物理老师,10牛的水,到底是排水量,还是“存水量”?你们就不如一个孩子——你们的学生吗?
  
  4、
   孩子问了两个物理老师了,她很焦灼,说:“爸爸,我认为自己没错,但是,我担心中考的改卷老师都是这样的,那我要是按我的想法做,岂不是被扣分子?”
   我安慰孩子:“别再去问老师了,要问你就问一个男老师,女老师比较感性。至于说中考要是遇到这样的题目,你说,你是按你认为对的观点写,还是写你认为错的观点?”


二、错误原因:混淆概念,把压力与浮力混为一谈,思维方向不能很好定位和厘清,致使出现错误。

这位仁兄的话是正确的,可以有很高的压强,但是浮力的上限只有10牛。举个例子,我上初中的时候,物理课本上有个插图。说是一群人做实验,在一个木桶上插一个细长的管子,有一人在管子上端倒水,结果没往管子里倒多少水,木桶就破了。
  用极限思想,管子的容积不变,如果把管子的半径做到无穷小,管子的长度无穷大,那么把管子装满水,管子底部的压强就是无穷大,但是物体在水中的压力上限只有10牛。

三、想象力看似丰富其实欠缺,因为只是泛泛假想了可能但在脑海中却无法想象出相应的图景,不能为其假想做图,依据所做之图景而进行分析,从而产生错误,此是为想象力不足。

10牛的水能产生大于10牛的浮力吗?
  
  ............
  这个题目就 不严谨
  1 "排出"10牛的水能产生大于10牛的浮力吗? 不能
  2 某容器里10牛的水能产生无穷大(理论值)

四、错误原因:对概念理解错误。所谓浮力应该是静止均衡时的那个时点计算浸入体积而计算出的排水量,而不是在达到静态均衡前的动态过程中累计排出的水量。否则,你想10N水抬起990N物体,你能想像它们会处于静止的均衡状态么?物体维持平衡,浮力肯定不足以支撑物体重力,而必有其他力配合浮力(其他是以其他力为主)在这种平衡中发挥作用。

可以超过,我就是物理教师
  10N的水可以作为排水后剩余的水量,比如一个容器中装满的水重为1000N,物体与容器尺寸非常贴合,放入容器后排出了990N的水,剩余10N的水,那么此时受到的浮力就是990N。
  这与直接倒10N的水进容器然后放入物体的结果不是完全一样么?反正990N的水都给排开了,也就证明了10N的水可以产生远大于10N的浮力。

五、错误原因:对“排水”的相关场景的想象不够,致使虽然分析的思路是对头的,但回答不全面,有遗漏。

排水量应小于总水量,不是这样吗?
  
  排水量+存水量=总水量
  总水量=10牛
  排水量小于10牛
  浮力=排水量的重力小于10牛


正确的答案可以错例中的那个图景分别不同排水情况进行思考,可推出10N水的浮力“不能大于,最多等于10N”即其自身重量的结论。


原帖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89104.shtml
单选投票, 共有 16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14362 天8 小时29 分钟

25.00% (4)

43.75% (7)

0.00% (0)

31.25% (5)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9 04:40:40
各位经济学、管理学学者,各位专业领域的学友,大家温故而知新,都来积极地探讨一番吧?本人的观点对否?不管赞同或反对,都请发表你的高见。既然从原帖来看,在天涯上那么热闹,也希望我这里发得这个“反其道而行之”的“逆主流”的“批判帖”也能够热起来。不知从这个物理的案例里面,我们是否也能看到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专业学术领域内,兴许也能找到类似的思维的不足和问题呢?大家多多探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9 08:17:38
世上事难以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14:42:35
这个都可能的吧,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14:59:35
压强相等,面积更大则压力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15:16:29
楼上两位别把pressure和 bouyance force混淆了.搞晕了。

两个根本都不同一个力学概念。

bouyance force,和thrust froce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thrust froce也只是等于10牛, 自己推一下就可以.  把pressure, da 积分一次.  

概念不清和创新思维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唯一一个例外的就是把a改变, 那就可以产生超过10niu的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