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大学生的真正困难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大学生是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鄙人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家景也是非常的拮据,但是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我是不容许随便负债的。也就是说,我不能随便的向同学借钱。在学校里,我们接受的补助是微乎其微的,坦白地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给予的奖学金也是受到诸多限制条件的,包括制度上的要求,由于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使得我们很多贫困的学生没有拿到奖学金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比如:我们学校有个很可笑的规定,每周的一,三,五上午六点半,我们要起来跑步。常言到:持之以恒。可是这种荒谬的规章制度却强行要我们更改自己的作息规律。我们也可以不跑,但是就是因为这个荒谬的规定,如果出勤率达不到百分之百,那么入党、奖学金、评奖评优就永远不会和你有缘分了。
坦白的说:我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束缚了我们经济专业学生的激情,国家的绿色通道,学校的各项补贴,甚至社会上的捐助,贷款给予那些最贫困的学生。我们是穷,但是我们不是没有志气,也不是没有任何的想法。我们并不是什么弱势群体,也有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奋斗目标——。
我们贫困生的真正困难,并不是经济上的困难。不管是国家的绿色通道也好,学校的各项补助也好,就是社会上的捐助,贷款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下面是我们贫困生的理由与心声:
凡是开设经济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必要将学校内部的市场权限适度的放权给学生,甚至容许学生垄断学校内可以让学生承担的市场,包括,学习用品,文体用具,服装,甚至是租借多媒体给学生放映电影,科教节目。要求政府给予这部分学生优惠待遇减免税收,提供制度保障。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妥善的,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经济专业与其他专业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专业,极具灵活性,经济学最关键的不是经济学的知识,而是如何去使用这些知识,包括处理很多人际关系,心理探究等很多知识。
这样的做法,让人担心的是学生的学业问题。事实上这样做,对于我们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好处比坏处要大的多的多。
第一:我们可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而不是一味的死学习。
第二:我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
第三:这是一个难得的训练机会,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训练,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减少社会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五:更主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真正更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人才。
这是鄙人愚见,不知是否行的通。毕竟还有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敢求高人给予指点。仅此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