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新政强势打压下,住宅市场可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市场销量降至冰点。随之而来的,是股市大跌、黄金贬值……原有投资渠道大大受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府之所以要打压住宅市场,是因为近些年来住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出现了投资过热、价格虚高的局面,楼市泡沫过大。但重拳出击之下,又导致大量的民间资本闲置,因此政府有意将住宅市场的资本引导向其他渠道。
国三十六条提出,要将民间资本引入金融、水利、保障性住房等行业,但是,这些行业风险较高且垄断性强,原有的国有垄断资本必将排斥民间资本的进入,不利于民间资本的转移。而保值性历来被普遍认可的黄金、钻石等又只适合保值,增值太慢。
而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增值潜力大,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增加GDP、安置就业等重任,政府不可能将其一棍子打死,仍欲引导其向理性方向发展。
那么,相对于国三十六条引导的那些区域来说,商业地产的门槛显然更低更适合,且新政后其信贷门槛已经与住宅基本持平,同时从往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商业地产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率,相对于连续几年增长率超过100%的住宅项目,它始终处在一个比较理性的区间。
同时,由于房地产近年来审批的土地呈现递减的趋势,且土地属于一种不可复制的资源,因此商业地产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这一点还是得到普遍认可的。
除此以外,像珠江摩尔国际中心这样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向、增加政府税收以及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优化地块产业结构提升地块价值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国家引导民间资本的重要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