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田日暖29
不好意思,我很多看法与楼主不一致,首先一楼关于吃饭付钱的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可以观察到很多反例,比方说:
1、现实中非连锁类的快餐店与小吃店,档次不高,但是开在人流较复杂地区的,很多也是采取先付款后用餐模式。我观察到的现象,与作者正文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现实中非连锁类的快餐店与小吃店,档次越高食品种类越少质量控制越严的越倾向于先收钱模式,反之则反是。”不符。
2、假若例子1涉及到观察之争,那么,现在的裁缝店(或者是旗袍店提供的量体裁衣服务)也很能说明问题。老裁缝师傅对将要做出来旗袍的信息肯定比我充分的多得多,按照本文“让拥有信息较少一方选择更容易考核或者监管的方式”的理论,理应在交货以后再付款。但事实上90%以上的量体裁衣服务都是要付定金的,原因很简单,很多衣料都不便宜,如果做出来以后客户不要,亏的衣料费可能需要做好几件衣服的手工费才能弥补。
3、在一些名牌化妆品的柜台,会发现会有两种付款模式。一般的产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限量版的产品尤其是彩妆,有些时候需要在发售前提前几天到专柜先交钱预定。如果按照本文的理论,一般的产品可以试用,限量版的产品只能看宣传介绍,客户一定是对前者的信息掌握要比后者充分,限量版的产品更加应该货到甚至试用以后才付款。当然,限量版产品需要交钱预定的原因也很简单,僧多粥少,厂商刻意造成的供不应求造成了消费者在付款上的劣势。
所以我认为,楼主的分析仅考虑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影响付款方式的一个因素,同时对于交易成本的论述也是不完全的。
我本人从事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工作,在我看来,企业决定付款方式可能会考虑以下因素:
1、客户定位——或者说是消费者的价格弹性。
薄利多销还是高端路线?吸引价格弹性大的客户,价格要有优势,单个客户利润微薄,自然要尽量压缩费用(包括交易费用);单个客户利润较高,自然可以增加一部分费用来提高客户体验。所以大饭店通常吃完才给钱,每单生意利润较低的快餐多事前付款。
2、监管客户违约带来的成本以及违约成本。
住旅店由于客户可以随意进出,如果事后付钱,监管客户不付钱就跑了的成本是很高的,非常难做到。大饭店每一桌都有专门的服务员,就好盯的多。而连锁快餐店由于饭点高峰人流量大,要服务员一一注意那些客户没付款无疑也是难度很大的事。非连锁的小饭店则要看周边的环境和价格,一般而言,周围环境鱼龙混杂,客户违约(吃霸王餐)几率大的小店,要求先付款的几率也大——如果按照楼主文中消费者相信的饭店采取先付款方式的分析逻辑,一家新开的非连锁快餐店应该在开业初期采取先吃后付款(因为客户多数不了解食品品质),营业一段时间后周边的主要客户群体了解该店产品的时候,改为先付款后吃方式。而事实上我们在现实中基本上看不到这种调整。
同样,火车飞机先买票,固然存在途中时间多少等服务事项双方清楚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的服务,如果事后客户不付款,服务提供者无法收回服务。——试想,如果火车飞机先买票是由于服务事项双方清楚,那么旅行团途中时间和服务项目客户是不那么清楚的,为什么参团旅行不采取事后付款呢?也是由于如果客户事后反悔不付款,服务提供者无法收回服务的缘故。
3、供求关系。
就像例3限量版化妆品一样,在价格给定又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在付款方式上做出让步。
我认为以上三个因素综合考虑,才是企业确定付款方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