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027 52
2010-05-31
    亚当·斯密(17231790)说过,“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金钢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国富论》上卷,第25页)。
    显然,斯密认为,效用与使用价值的意思是相同的。不仅如此,物品的用途、功能与效用、使用价值也是相同的意思,这些名词都是同义语。
    尼古拉斯·巴尔本(16401698)是早期的效用价值论者,他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显然,巴尔本也是将用途与效用等同起来。
    一般说来,物品的用途或功能是客观的,不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菜刀的用途或功能是切菜剁肉,每一把菜刀的功能都不会随着消费者拥有的菜刀数量增加而递减,递减的只是消费者拥有菜刀的欲望。
    有人说,荷兰的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17001782)于1738年首次提出了效用的概念,并认为效用会递减。倘若如此,学术界就应该遵守先来后到的原则,效用的含义应该以丹尼尔的意思为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丹尼尔的原文意思表达,只是读者自己的理解而已。不难想象,如果真有丹尼尔的原文意思表达,那么,巴尔本与斯密都不可能把无法递减的用途视为效用;效用价值论大师让·巴·萨伊(17671832)也不会说“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效用”;德国的亨利·戈森(18101858)早就把自己的发明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了,用不着冯·维塞尔(18511926)来命名。
    显然,边际效用论篡改了效用的概念,违背了先来后到的社会公德。既然丹尼尔·伯努利没有明确说明效用可以递减,那么,效用的概念就应该按照巴尔本与斯密的意思来理解。萨伊就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没有在效用的解释上反驳斯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31 22:12:11
顶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06:18:29
楼主有权无休止地兜售自己的无知,并继续蒙蔽与你一样无知的人。知道下面这段话是谁说的吗?

   “贸易商品的每一件商品都没有固定的价格或价值。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受天的影响,天有时引起兽、农作物的病害、匮乏和饥荒,有时引起长年的大丰收,因此,商品的价值不得不相应地变动。除此以外,大多数物品的用途是满足精神的需要,而不是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的绝大部分是由于想象而产生的,精神发生变化,物品变得没有用了,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价值。”

同时,看来你也根本不懂得逻辑学关于概念是发展着的阐述。按你的逻辑,中国现在也不应当叫做中国,否则就是篡改概念并违反社会公德;你吴本龙根本也不应当叫做吴本龙,否则就很可能是篡改概念并违反社会公德,当然,或许只是别人不应当再叫做吴本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07:29:51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1 06:18
楼主有权无休止地兜售自己的无知,并继续蒙蔽与你一样无知的人。知道下面这段话是谁说的吗?

   “贸易商品的每一件商品都没有固定的价格或价值。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受天的影响,天有时引起兽、农作物的病害、匮乏和饥荒,有时引起长年的大丰收,因此,商品的价值不得不相应地变动。除此以外,大多数物品的用途是满足精神的需要,而不是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的绝大部分是由于想象而产生的,精神发生变化,物品变得没有用了,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价值。”

同时,看来你也根本不懂得逻辑学关于概念是发展着的阐述。按你的逻辑,中国现在也不应当叫做中国,你吴本龙根本也不应当叫做吴本龙。
   我在帖子里的话你一句也不批驳,上来就是讽刺挖苦,这是小人的伎俩,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多么低的智商啊!真让我们辽宁人丢脸。还怀璧其罪呢,简直是死不改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07:53:14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6-1 07:29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1 06:18
楼主有权无休止地兜售自己的无知,并继续蒙蔽与你一样无知的人。知道下面这段话是谁说的吗?

   “贸易商品的每一件商品都没有固定的价格或价值。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受天的影响,天有时引起兽、农作物的病害、匮乏和饥荒,有时引起长年的大丰收,因此,商品的价值不得不相应地变动。除此以外,大多数物品的用途是满足精神的需要,而不是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的绝大部分是由于想象而产生的,精神发生变化,物品变得没有用了,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价值。”

同时,看来你也根本不懂得逻辑学关于概念是发展着的阐述。按你的逻辑,中国现在也不应当叫做中国,你吴本龙根本也不应当叫做吴本龙。
   我在帖子里的话你一句也不批驳,上来就是讽刺挖苦,这是小人的伎俩,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多么低的智商啊!真让我们辽宁人丢脸。还怀璧其罪呢,简直是死不改悔。
呵呵,讽刺挖苦?这论坛的马粉们最爱说别人无知了,怎么没见有人说那是讽刺挖苦?你的神经怎这脆弱涅?
小人者,搬弄是非也。你恰恰在以自己的无知而搬弄是非。对你贴子批驳?怎么?自己看不出来吗?我引用的那段话,就是对你的最好批驳。辽宁人?辽宁这一概念,你也不应该用,因为按你的逻辑,那是被篡改的。如果上面那段话你看不懂,那就再给你引用一段:

   “……只有稀少性才能保持价值,而不是金属中任何内在的长处或质量保持价值。因为如果考虑到长处,那么,那些用金子换刀或铁器的非洲人在交换中是吃亏的,铁是比金银都有用得多的金属。我们对这一不同意见的论断是:没有任何东西本身具有确定的价值。一物同另一物的所值相同,时间和地点使得一切物品的价值产生差别。”
按你的说法,如果你有足够的智商,不应当不明白这二段话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08:15:49
看来UnNet01 说得很对:

这经济学分析基础,还不如叫做,我对经济学那一点肤浅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