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38 2
2010-06-02

业已找到解决中国以及人类问题的钥匙


第一篇



为全人类自由、民主与个性解放而奋斗!
一,基本思路
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困难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苏联、东欧各国以及中国等国家在典型的公有制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在价值判断标准被人为规定,而不是让广泛的市场交换来确认价值。这样,实质上就是实行了唯心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前的工分制,在小范围内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表决谁干得多谁干得少,实质上也是违反了价值判断标准的,价值,只有在广泛的交换中才能得到衡量。价值,实质上就是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这就是对价值最准确最深刻的判断。
到目前为止,回顾人类一切已经尝试过的经济形式或者能够想象到的经济形式,只有通过广泛的市场交换才能体现出物品的价值所在,实质是体现劳动的价值所在,即劳动量的多少。
公有制,实质上就是让生产资料公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实际的人或者组织来代表所有人来管理生产资料。这样问题就来了,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组织来管理生产资料呢?生产资料是用来进行社会生产的,如何去评价管理者的劳动价值,如果靠行政指令和认为的规定来强行推行,必定违背了劳动价值判断标准。所以最终价值必定要通过广泛的交换来确定。
这样,在社会主义,价值的判断标准依旧需要通过市场广泛交换行为来确认。通过人为的规定强制执行必然违反了价值规律。
生产资料管理者,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政府指派,二是经济社会自由联合体的管理组织者。如果通过政府指派,首要前提是需要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政府绝对英明,能够在全国或者全球物到适合的人才担任此职,在广度上政府能够保证为上百万计的大大小小经济实体选拔到合适的人才。无论如何严格的监督,由于生产资料不是管理者本人的,所以首先就造成了利益脱节的前提。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把生产资料占为私有,形成实质上的官僚资本,社会主义变成最腐朽、最没落的官僚资本主义。在习惯势力无所不在的今天,要通过思想批评教育达到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管理者必定是经济社会自由联合体管理组织者。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有人就要问了,不就是资本家的代名词吗?
政府的职能。不再是生产资料的直接管理者与参与者,而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者。每年每个公民、每个经济实体都必须详细公布自己的财产情况,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剥夺超高收入者的部分财产,把这部分财产集中起来作为社会财富进行福利改善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使穷人的生存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生产资料管理者的劳动也得到认可。削弱资本家的剥削,使资本家变为普通的生产资料管理者,当然如果他们要想生活好些,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首先让市场承认他的劳动,然后让政府对他的劳动性质进行评估。如果他的劳动的确大大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或者是一项很好的科学发明,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产税甚至免税的方式对他的劳动价值进行肯定。如果是通过投机倒把或者只是对资源的占有,
则通过课以重税对他的劳动价值进行削减。这样,就实现了具有实际功效的公有制。而以前的资本企业则变成实实在在的自由人经济联合体,实现了社会主义全体公民的个人所有制。实现实实在在的按劳分配。
现在有人又会问了,这不是美国或者西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政策吗?
可以肯定地讲,是吸收了美国或者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但是不要忘记,社会主义,绝对不是空中楼阁。社会主义必须是建立在坚实土壤上的可靠制度。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批判吸收继承资本主义一切文明,而且还要批判吸收以往一切社会文明来建设坚强牢固的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的危机,不得不调整其内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在不间断的调整其内部生产关系过程中,其资本主义的性质在量上也得到改变,通过计划的方式来调控社会财富的方式已经实实在在表现了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萌芽。
这样有人又要问了,那么新型公有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于国家政权的性质与目标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目的是消灭阶级剥削。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依旧是资产阶级专政。这样,在进行价值重新评估、财富再分配的力度、深度、广度方面将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质的不同。在意识形态方面,将具有马列主义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国际丛林法则。
归纳起来,那就是三条:
1:价值即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必须通过广泛市场交换来实现。第一次是用市场评估。
2:通过政府税收等调控方式实现社会财富的再集中、再分配。实际上是对价值即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再次评估。第二次是计划评估。
3:一切政策都必须从最惠化复杂劳动、最大化生产率、最大化劳动产出出发。尽量把人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解放出来的人可以进行再学习,提高劳动素质质量。实现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化。

二,实行全体公民的财产申报和全面公开政府行为是新型公有制的基础前提
在实行新型公有制之前,必须首先实现全体公民的财产申报制,特别是富人与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化。这是必要前提。中央政府是一切政策的源头,所以必须先从中央官员开始实行财产公开化,接受人民监督。一方面要推行新型公有制,另一方面要彻底落实财产公开化,而且后者是基本前提。否则实行新型公有制必将带来更大的腐败,必将是少数官僚榨取多数人财富的工具。
法律的制定人、制定过程、制定内容必须公开接受全体公民的质疑监督。政府每一个文件的制订、批准、实行,都必须公开其相关人,政府对内对外的会议、合作协议、制订的条约都必须公开。政府除了确实需要保密的国家安全行为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公开接受人民的质疑、监督。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每一个文件、每一个决议都必须公布公开接受全体人民的质疑监督。新闻舆论必须脱离任何行政干预,必须彻底自由。网络上的评论、留言一律不容许删除。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任何观点,故意诽谤、侮辱者给予追究彻底调查,一旦构成诽谤、侮辱事实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对于故意在政策上造成公众损失搞损公肥私或者肥某些利益集团的官员必须按照情节轻重追纠其责任。

三,对劳动价值的评估标准
对劳动价值的判断标准,从优到劣或者从复杂到简单排列,粗略来讲,由于科技与科学知识具有强大的社会效能,科技劳动必须是最优的价值,应该在这方面减少免除甚至进行财政扶持。其次是管理劳动,然后是商业流通管理劳动,然后是投机倒把和资源消耗资源的管理劳动。至于雇佣劳动价值的判断,则交给各个经济实体自己去裁决。优秀的劳动应该给予鼓励、奖励,低劣的劳动则应该给予限制,对于以环境为代价的则更应该给予限制。这些都通过税收和再分配来解决。

四,财富集中起来后如何进行再分配。
第一必须保障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对于极其贫困的人,必须给他提供免费的吃穿住行与医疗。
第二保障每一个公民受教育权利。保证最贫困人可以受到免费的大学教育。
第三出于优先发展科技的需要,在科技上给予政策补贴,吸收国内国外的科技人才,给予丰厚的物质条件,在社会形成羡慕科学家,尊重科学的风气。对于高科技行业进行大力的政策扶持。优先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微电子行业。
第四,如果可以,最好提供全面免费的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


五,农村土地问题

对于农村,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从最大化产出与最大化生产率出发,可以继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搞机械化大生产,也可以搞合作社或者大锅饭方式。如果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土地的面积*肥力的和必须按照每个家庭在农村的实际劳动人口动态分配,以防止出现新地主阶层。

六,真理的标准问题
衡量真理只有两点,一是看它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二是看它具有自洽性没有,就是能否在逻辑上自圆其说,这样就不会堕落成纯粹的经验论。 

七,“新公有制探索小组”介绍
“新公有制探索委员会”目前成员为我一个人,“新公有制开放项目”目前由我一人进行,想加入者可以与我联系,欢迎加入“新公有制开放项目”,让我们共同为全人类自由、民主与个性解放而奋斗!

以后的工作将要从理论严谨性、现实可操作性、现实数理运算经济模型等方面对“新公有制开放项目”做完善。

在提出理论的时候不忘记现实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忘记偏离理论。这个将是我们奉行的准则。
以上是我的一个提纲性看法,详细见后续,有什么看法或补充之处请与我联系:lbf_78@sina.com
手机:13552835450 联系人:龙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8 20:40:48
龙先生很认真,但谬误很多啊。本人猜测您年纪还很轻么?随便说几个,相信不是断章取义

“价值,实质上就是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这就是对价值最准确最深刻的判断。”
这个估计是物理判断吧!

“回顾人类一切已经尝试过的经济形式或者能够想象到的经济形式,只有通过广泛的市场交换才能体现出物品的价值所在,实质是体现劳动的价值所在,即劳动量的多少。”
这个估计也是物理判断吧!说10句废话和说1句具有实践意义的正确的话,不完全一样吧!

“无论如何严格的监督,由于生产资料不是管理者本人的,所以首先就造成了利益脱节的前提。”
这个不一定了!大部分是给法人打工上班不迟到,自有产权休息时间天天睡大觉的!睡大觉就是某部分人最大的利益了!

太多了,每办法一一表达本人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16:11:24
发展教育  学以致用嘛    人类社会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