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0 0
2010-06-06


社论-应协助大陆台商建起「社会防火墙」
·
2010-06-06
·
工商时报
·
【本报讯】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3x122010060600197,00.html


鸿海富士康深圳厂发生的员工接连跳楼自杀事件,目前仍受到两岸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之中,且各方对此探讨的面向越来越多,从台资企业的劳工管理问题,讨论到大陆社会新一代劳工的心态、大陆加工出口产业的前途,乃至于大陆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等等。无论造成之影响如何,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这件事之可能被大陆社会导引到「挑剔台商」、「反对台商」的层面。万一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不但对台商不公平,也将是两岸经贸发展的大灾难。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忧虑,是鉴于富士康该不幸事件被传开后,大陆的网络族当头就发出一些「针对性」、「批判性」很强烈的言论,其中以评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之讲法,最为耸人听闻。尤其在富士康事件被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陆社会各界对此的议论,虽不乏理性成分,但似乎也有一部份人,在借机对台商发泄情绪。后一种情况,如果被汇流起来,那就会积非成是,造成「曾参杀人」的后果。



 此事件也让人联想到,近期以来台商在大陆被当地媒体、网络「抓包」的情况,似有显著增加之势。例如有台商生产的食品,仅是卫生初检不通过,就被媒体大肆报导,后来该台商事主提请北京的中央级机构复验,证明没有问题,因而推翻了初检的结果。但因早已被错报,其商誉损失极大,实在非常冤枉。其它还有台商被抓「产品生产厂别标示不准确」、「产品抽奖名实不符」等等,不一而足,但大都是小事情被有意扩大。除此之外,尚可以明显察觉到,最近大陆种种对各类厂商的「形象调查」、「就业族喜爱度调查」等民调报告中,台商评价不再像以往的耀眼。看来大陆有些民众对台商「很有意见」。



 总的观察,近年台商在大陆的处境,的确有些「动辄得咎」的意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应是台商纷纷转向攻占大陆内销市场,与当地企业间的竞争态势升高,也与当地社会有了更多利益纠葛。其次,过去部份台商在面对大陆较差的社会经济环境时,未守住「韬光养晦」的信条,给当地人的感觉是「姿态较高」,这也造成部份大陆民众「心理对台商有气」。时至今日,台商相对于当地企业原有的财力优势被拉平了,甚至当地企业展现后来居上气势,致使大陆社会部份较情绪化的人,开始有了「挫挫台商锐气」的思想与行动。




 幸好,现在两岸关系良好,双方当局沟通顺畅,使台商尚能从政策面得到相当大的保护与支持。但大陆社会越来越严格检验台商的态势,此一情势仍不可掉以轻心。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是尽速为大陆台商建立一道「社会防火墙」,使台商得以免除当地部份民众的情绪性干扰。




 建造这道防火墙的方法,第一是强化法律防线,使台商先在法律上站得住脚。为此,两岸当局应合作建立一套有系统的法律咨询顾问机制,为大陆台商提供方便易得的法律指引与后援。这是台商最好的护身符。




 其次,相关各方要细心重塑台商的形象,不要误导大陆民众对台商的评价。过去两岸社会舆论,总是习于把大陆台商形容为恣意玩乐之徒,今日则动不动强调「台商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回台抢购豪宅,炒作房地产」。如此逐渐被塑造的「财大气粗」形象,一定会加重大陆社会部份人对台商的情绪反弹。事实上,大多数台商都不是那样的人。




 当然,台商并非完美,他们本身也有很多需要检讨改进的地方。就拿富士康的生产模式来说,过度集中的工人,过于单调的作业模式,过于淡漠的宿舍人际关系,这些都必须尽快作结构性的调整。虽然富士康厂方给工人的待遇福利不差,厂里设施也已考虑到工人休闲调剂的需要,但大陆社会思潮整个变了,似乎再难宽容这种较缺乏「个性与创意」的传统生产方式。其并非富士康独有,其它同样的中外资加工厂在大陆仍多得是。但富士康可以总结教训,起而率先调整,为整个行业起示范作用。这也可以杜大陆社会的悠悠之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