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916 3
2010-06-09
教育部前日举行高校学风建设视频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重申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  其表示,应制定科学透明的学术机制和评价体系,职称评定等实行信息公开,而且要制定清晰的学术规范。
  清华浙大自揭家丑
  在会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介绍了该校处理的几起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撤销医学院教师刘某的清华教授职务,并解除聘用合同;对一名履历不实和论文一稿多投的教授职称申请者,取消其两年的申报资格;对发表的文章涉嫌抄袭的一名博士后作出退站处理。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晓东披露说,近三年来该校共受理学术道德问题投诉20起,其中受行政处分6起(因学术不端行为1人受开除处分)、校内通报批评4起,另有3起经查实不涉及学术道德问题。南京大学撤销两名学术不端的教授的行政职务,暂停其博士生招生资格两年。
  副部长肯定“自我纠错”
  陈希称,在学术方面,一些高校过度地重视数量而轻质量,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的情况;治学作风方面,一些教师甚至公然违背学术诚信原则剽窃他人成果,篡改伪造科研数据。
  陈希肯定了学术圈内的自我纠错。他说,许多学术不端行为因过于专业,不易被外行识别,只有同行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
  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和学术项目申请都会与论文发表数量有关,不少人认为这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一个制度原因。陈希主张,对老师们最关心的职称评定等实行信息公开,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开放合作、科学透明的学术机制。(记者 郭少峰 实习生 何叶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9 13:31:40
哎   摸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17:12:31
扯淡,哪行哪业不是这样,比如官员腐败,其程度不会比学术腐败小,其影响更大,谁有去查了,没事儿拿臭老九寻开心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20:55:14
是啊,教育行政话,功利化,难免的!
这些官员就是干净的?还让别人揭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