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439 8
2010-06-09
问题是:如果每销售一件某物品,政府就向买者补贴2美元,问怎么影响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税收收入、无谓损失?
答案:政府向买者补贴是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不变,消费者购买意愿增加,市场销量增加( 此处的疑问,如果政府补贴消费者,是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那市场均衡数量不是增加了吗?生产者剩余不是也增加了吗?)。。。。。。。。。。。。。。。同时补贴引起无谓损失,因为补贴使更多资源集中生产这种产品,造成资源无效配置(需求量不是也增加了吗?)   郁闷啊。。。自学的。。。没想到这么难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9 20:28:55
如果是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即可以自由的进出口商品),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不补贴,则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量为Q;补贴后,需求量增加,但是由于可以自由进出口,生产者一旦提价那么消费者就会买进口品,因此均衡价格不变,仍为P。本国厂商就不会提高价格和产量,生产者剩余也就没有改变。但是由于有过剩需求需要满足,那么只有通过进口实现,因此,需求量沿需求曲线下移(价格为P-2的位置,假设需求量为Q1),相比补贴前,消费者剩余增加。政府投入为2*(Q1),大于生产者剩余增加的部分,多出来的部分为效率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20:30:28
如果是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即可以自由的进出口商品),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不补贴,则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量为Q;补贴后,需求量增加,但是由于可以自由进出口,生产者一旦提价那么消费者就会买进口品,因此均衡价格不变,仍为P。本国厂商就不会提高价格和产量,生产者剩余也就没有改变。但是由于有过剩需求需要满足,那么只有通过进口实现,因此,需求量沿需求曲线下移(价格为P-2的位置,假设需求量为Q1),相比补贴前,消费者剩余增加。政府投入为2*(Q1),大于生产者剩余增加的部分,多出来的部分为效率损失……
如图,补贴前,生产者剩余:A+B  消费者剩余:C
补贴后,生产者剩余:A+B 消费者剩余:B+C+E
福利损失:D
附件列表
图解.bmp

原图尺寸 604.71 KB

图解.bm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11:35:30
图上怎么有一片黑的   挡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22:38:12
图可能有点问题,其实上面的答案有一点疏忽。就算不是开放的市场,当生产者获得经济利润时,就会有其他厂商进入,从而价格不会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22:57:46
再传次图  不行就没办法了……
附件列表
图解.bmp

原图尺寸 1.62 MB

图解.bm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