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简而言之是指猪肉价格由高到低又由低到高的一个过程。
猪周期具体表现为:猪肉价格高——母猪生猪存栏量增加——猪肉供给量增加——猪肉价格下降(直到最低)——母猪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供给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涨(直到最高)。
一般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猪肉的需求曲线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可以在此基础上构筑猪周期猪肉价格模型。
猪周期猪肉价格模型是不变的需求曲线与变化的供给量线组成。
在猪肉价格最高时,意味着猪肉供给量最少,一定时间后猪肉供给量会增加——随着时间逐步增加,这样价格会逐渐下降,直到降到最低。价格下降的时间会持续2年左右。
在猪肉价格最低时,意味着猪肉供给量最多,一定时间后猪肉供给量会减少——随着时间逐步减少,这样价格会逐渐上涨,直到涨到最高。价格上涨的时间会持续2年左右。
我国经历了很多个猪周期,可以认为每一个猪周期的需求曲线都是上移的(当然每一个猪周期中,其实需求曲线也是上移的,但在一定时期内假设基本不变),对应的整体猪肉供给量也是增加的。每一个猪周期的价格低谷都会存在一个相对最多的供给量,每一个猪周期的价格高峰都会存在一个相对最少的供给量。
猪周期是生产供给定律、销售供给定律的典型实证案例。
生产供给定律为:在一定条件下(指可以增加生产量或减少生产量),价格高(不是价格上涨)生产供给量增加,价格低(不是价格下降)生产供给量减少。
销售供给定律为: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销售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销售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销售供给量最多价格最低,销售供给量最少价格最高。
猪生长是有规律的,是存在猪周期的必要条件。
猪生长周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母猪仔生长到生产期(9个月左右)、母猪妊娠期(4个月左右)、猪仔长到屠宰期(6个月左右)。
母猪数量决定了生猪数量、生猪数量决定了猪肉供给量。
猪周期否定了西经的供给定律: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西经的供给定律应修改为生产供给定律与销售供给定律如上。
严格来说,西经的供给定律仅仅对应生产供给定律,西经供给定律中的供给应理解为生产。但是供给不仅仅是生产,还有销售,所以必须加上销售供给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