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6-17 10:43:47
25# 够不理
赫赫铭儿:传统劳动价值论的确存在致命的缺陷。因为它竟忽视了在用劳动时间衡量产品价格之前,还需要将所有不同级别的劳动,通通折算成为同一级别的劳动(个体劳动)。虽然马克思亡羊补牢,提出“必要劳动”的解决方案(其实斯密已有类似的解决方案),却仍然是一笔糊涂账。所以很多人因此纷纷脱离劳动价值论而走向四面八方……
我真想为传统劳动价值论的这个失误,向众多分道扬镳的兄弟们道个歉;……可惜并没有这个资格!
   
够不理:诚恳接受你的道歉。同时建议你将劳动价值论改为劳动效率价值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33421&page=3&from^^uid=1123236

我在13楼中把“够不理”兄误看成“包兄”(已更正),所以再次向你道歉!
在我看来:轻易将价值理论冠以新名词的行为,无异于“自寻短见”之举;倒不如“拉大旗作虎皮”更威风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12:02:09
27# hhj
如果单位耗费不能随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就没有任何经济进步可言了,也就没有任何人类生活进步可言了。
至于耗费如何计量,那是个技术问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33421&page=3&from^^uid=1123236

如果把确定产品价格的“劳动耗费”,仅仅理解为劳动力的耗费;的确可以认为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是下降的。——但这与产品价格的客观趋势严重不符!
所以事实上,确定产品价格的“劳动耗费”,不仅是劳动力的“劳动耗费”,同时也是生产资料作用力的“劳动耗费”;并且后者的“劳动耗费”同样是用〈个体〉劳动时间来度量的。例如在23楼的实例中:
在资本家的工厂里,一个工人8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4米棉布。
由于现在8小时劳动已经等于32小时〈个体〉劳动,所以4米棉布=32小时〈个体〉劳动=32(单)元价格。
其中:8小时〈个体〉劳动是劳动力的“劳动耗费”,从而表现为8(单)元价格的劳动报酬。
还有24小时〈个体〉劳动是生产资料作用力的“劳动耗费”,从而表现为24(单)元价格的利润。
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会导致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下降,所以也不会导致单位产品价格的下降(币值变动的因素排除在外)。——而这与产品价格的客观趋势大体吻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12:35:36
27# hhj

另外,单纯从劳动力角度计算“劳动耗费”,还是综合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作用力共同计算“劳动耗费”——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试举一例:
当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这是由太阳围绕地球旋转造成的;并且这样的结论并不违背人们所看到的客观事实!
但当天文学研究告诉我们,这种现象不是由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而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时候;这样的结论也并不违背人们所看到的客观事实!
……如此相悖的两个结论,哪一种更科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06:58:46
6、马克思根据上述这一点而否定了资本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因为这样的话即意味着资本会使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大,从而使相应产品需要更高的市场价格才能补偿回这种价值创造。马克思认为,资本的作用并不是创造更大的价值,恰恰相反,是“创造更小的价值”,因为资本的作用是提高生产率,从而使每个产品的价值缩小,但此时产品价格不变,因此资本的作用使产品出现了“价值小于价格”的情况,这个情况包含了一笔(暂时的)超额利润。资本家使用资本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追求与获取这笔超额利润。当然,如果人们将价值与价格相混淆,或者将价值与交换价值相混淆,那么他们就无法理解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07:02:18
够不理 发表于 2010-6-17 08:37
hhj 发表于 2010-6-17 07:41
5、马克思的价值论,实际上是“必要劳动价值论”,而不是一般的劳动价值论。这个理论的关键点是“必要”,即只有必要的劳动才有资格形成新价值,其它因素,包括土地、生产资料或者那些非必要的劳动等因素,都没有资格在产品中形成新价值,它们只是将其本身曾经物化着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已。为什么这样呢?原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在“充分的自由竞争”条件下才能成立(从这个意义来说,马克思是个自由主义者)。在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市场充分自由竞争的环境下,商品价格被压缩到最小,使这个价格不可能包含其它不必要的加价因素,只能包含那些“必要”的要素所产生的成本。这一点是理解马克思必要劳动价值论的关键。谁不掌握这一点,谁就无法真正理解它。至于“必要”的规定,那是由市场来规定的,即能够得到这个市场承认的成本耗费,才能被纳入相应产品的价格中,才能获得“加价”权。任何一个产品的市场价格,只能包含最必要的耗费,而不能包含不必要的耗费。比如你在企业中随便加进一些吃闲饭或者劳而无功的人,这些人所产生的成本,不会得到你所产生的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承认与接受。这一点对理解现实经济现象极具意义。尤其需要指出:马克思并不认为任何劳动者的劳动都会产生新价值,并且这个劳动的“必要性”随时都在变化着。
      “必要劳动”这个概念没有多少用。一是概念的定义和前提不清楚。必要还是平均?“平均”的话就没有必要使用“必要”。对于一个没有定义和前提不清楚的概念是没有多少用的。

      再就是“必要劳动”不能描述生产现状和历史发展过程。一个落后企业和一个先进企业,落后企业的产品中所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可能多些,而先进企业的产品中所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可能少些。但不能说落后企业的产品价值就比先进企业的产品价值大。
      再从历史看,100年前的钢铁企业和现代钢铁企业差别并不能从必要劳动时间来描绘。用劳动生产率来描述企业的发展可能更恰当。
你不理解必要劳动很可惜!从你上述说法来看,你确实不理解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07:11:34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7 12:02
27# hhj
如果单位耗费不能随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就没有任何经济进步可言了,也就没有任何人类生活进步可言了。
至于耗费如何计量,那是个技术问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33421&page=3&from^^uid=1123236

如果把确定产品价格的“劳动耗费”,仅仅理解为劳动力的耗费;的确可以认为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是下降的。——但这与产品价格的客观趋势严重不符!
所以事实上,确定产品价格的“劳动耗费”,不仅是劳动力的“劳动耗费”,同时也是生产资料作用力的“劳动耗费”;并且后者的“劳动耗费”同样是用〈个体〉劳动时间来度量的。例如在23楼的实例中:
在资本家的工厂里,一个工人8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4米棉布。
由于现在8小时劳动已经等于32小时〈个体〉劳动,所以4米棉布=32小时〈个体〉劳动=32(单)元价格。
其中:8小时〈个体〉劳动是劳动力的“劳动耗费”,从而表现为8(单)元价格的劳动报酬。
还有24小时〈个体〉劳动是生产资料作用力的“劳动耗费”,从而表现为24(单)元价格的利润。
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会导致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下降,所以也不会导致单位产品价格的下降(币值变动的因素排除在外)。——而这与产品价格的客观趋势大体吻合!
我所说的耗费是指一切形式一切种类的耗费,但这种耗费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耗费。
生产率的提高必定导致单位产量成本的下降,从而有可能使其价格下降。这是我们最经常看到的客观现实。这个规律对任何商品都有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10:18:54
36# hhj
我所说的耗费是指一切形式一切种类的耗费,但这种耗费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耗费。
生产率的提高必定导致单位产量成本的下降,从而有可能使其价格下降。这是我们最经常看到的客观现实。这个规律对任何商品都有作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33421&page=4

前面一句说“我所说的耗费是指一切形式一切种类的耗费”——这是很正确的;因为劳动耗费不仅是劳动力的耗费,同时也是生产资料作用力(包括各种自然力)的耗费。
后面一句却说“但这种耗费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耗费”——这就有点自相矛盾了;难道电力、水力、风力……等等的耗费也是劳动力的耗费吗?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劳动耗费是指劳动过程中一切形式一切种类的耗费,而所有这些耗费归根到底是用劳动力的耗费来“计量”的。
这同样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原则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11:40:25
36# hhj
一个是从“劳动价值”出发看问题,一个是从“劳动价格”出发看问题,从而得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如何来判断是非呢?……幸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1
所谓从“劳动价值”出发看问题,就是直接用实际的劳动时间,来测定产品的劳动价值;从而势必导致如下的结果:
在个体劳动中,一个工人8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1米棉布,所以1米棉布=8小时劳动=8(单)元劳动价值。
而在资本家的工厂里,一个工人8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4米棉布,所以4米棉布=8小时劳动=8(单)元劳动价值。
如果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个体织布匠就可以用1米棉布来交换后者的4米棉布。……但如果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那还要劳动价值干什么?
……“必要劳动”?——那究竟个体劳动是“必要”的?还是集中劳动是“必要”的呢?

所谓从“劳动价格”出发看问题,就是必须将不同等级的劳动折算成同一等级的——〈个体〉劳动,再用同一等级的〈个体〉劳动时间,来测定产品的劳动价格;从而自然会有如下的结果:
在个体劳动中,一个工人8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1米棉布。由于现在8小时劳动正好等于8小时〈个体〉劳动,所以1米棉布=8小时〈个体〉劳动=8(单)元劳动价格。
而在资本家的工厂里,一个工人8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4米棉布。由于现在8小时劳动已经等于32小时〈个体〉劳动,所以4米棉布=32小时〈个体〉劳动=32(单)元劳动价格。
这样一来,前者所生产的1米棉布,和后者所生产的1米棉布,它们同样都是8(单)元劳动价格。

……上述两种结果,哪一种比较符合客观实践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12:36:43
36# hhj

实践检验2:
如果直接用实际的劳动时间来测定产品的劳动价值。在上述的实例中,工人们从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劳动报酬(价值量),显然要大大低于他们个体劳动时的劳动报酬(价值量)。——工人们为什么要接受这种不公平待遇呢?
……因为劳动力是商品吗?因为生活消费水平低吗?因为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吗?因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所以一定要消灭私有制吗?

而如果是用同一的〈个体〉劳动时间来测定产品的劳动价格。在上述的实例中,工人们从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劳动报酬,与他们个体劳动时的劳动报酬就会大体相同(同样是8(单)元劳动价格)。——所以工人们自然会接受这种比较公平的待遇。

……上述两种结果,哪一种比较符合客观实践的检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12:56:10
36# hhj

实践检验3
如果直接用实际的劳动时间来测定产品的劳动价值。单位产品的劳动价值势必要随着生产率提高而不断下降,进而导致社会总产品的劳动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断下降。

而如果是用同一的〈个体〉劳动时间来测定产品的劳动价格。单位产品的劳动价格则不会随着生产率提高而不断下降(而是保持基本稳定),进而导致社会总产品的劳动价格——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断上升。

上述两种结果,哪一种比较符合客观实践的检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20:39:02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8 10:18

前面一句说“我所说的耗费是指一切形式一切种类的耗费”——这是很正确的;因为劳动耗费不仅是劳动力的耗费,同时也是生产资料作用力(包括各种自然力)的耗费。
后面一句却说“但这种耗费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耗费”——这就有点自相矛盾了;难道电力、水力、风力……等等的耗费也是劳动力的耗费吗?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劳动耗费是指劳动过程中一切形式一切种类的耗费,而所有这些耗费归根到底是用劳动力的耗费来“计量”的。
这同样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原则问题!
我所说并没有错,对于物(包括动物)是否耗费的问题,本人曾经在许多年前就与别人争论过,因此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仍然坚持“所有耗费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耗费”这一点(而不是用劳动力来计量的问题)。动物力的耗费只有体现为人的力量的耗费才是有耗费意义的(比如马的力量的耗费只是人养马所花费的成本的体现)。至于电力、水力等等,其自身更不能作为耗费而计入经济成本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20:42:06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8 11:40
……“必要劳动”?——那究竟个体劳动是“必要”的?还是集中劳动是“必要”的呢?
对于什么是“必要劳动”,我与马克思是有确切阐述的。请仔细研究一下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21:12:10
hhj 发表于 2010-6-18 07:02
你不理解必要劳动很可惜!从你上述说法来看,你确实不理解它。
      你理解了必要劳动也很可惜!

      对一个概念的理解需要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定义和条件。人们不应该来比试谁对模糊概念的理解更准确。这样无法建立起科学大厦。

      需要说明的是“必要劳动”说得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条件?
      是概念就要给出定义。人们的理解应该根据定义来进行,而不能脱离了定义随意解释。若是条件,则它就不是一个概念,没有必要对它进行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9 06:55:53
7、马克思的价值论实际上是“耗费价值论”,他通过“劳动二重性”而将劳动的“耗费性”从劳动的有用性中抽象出来,从而构建出相应的耗费价值论。因此,平常人们习惯所说的“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这二个称号是不恰当的,应该称为“耗费劳动”与“有用劳动”。前面说了,耗费劳动必须最小化,只有最小化的必要劳动耗费,才有资格形成新价值。这是理解马克思价值意义的关键。因此,掌握马克思价值论意义的一个通常办法是:不能随便对产品加价。某些人用马克思理论来反对自由市场经济,看来他们根本不理解,马克思恰恰是最具自由主义立场的。因为,如果不是自由市场,则必要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也可以加价到产品价格中,从而无法体现出他的价值论所指征的基本意义。比如,市场垄断下,产品的价格比较高,这样就体现不出“只有必要劳动才有资格构成新价值,才有资格向产品加价”的马克思观点了。对于垄断企业,它可以随便添加成本耗费,因为它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垄断价格,可以包含这些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需要消费者不得不承受更高价格来承担。比如今天出现的1800%利润率的药品价格便包含着过多寄生者所产生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9 06:59:44
够不理 发表于 2010-6-18 21:12
hhj 发表于 2010-6-18 07:02
你不理解必要劳动很可惜!从你上述说法来看,你确实不理解它。
      你理解了必要劳动也很可惜!

      对一个概念的理解需要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定义和条件。人们不应该来比试谁对模糊概念的理解更准确。这样无法建立起科学大厦。

      需要说明的是“必要劳动”说得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条件?
      是概念就要给出定义。人们的理解应该根据定义来进行,而不能脱离了定义随意解释。若是条件,则它就不是一个概念,没有必要对它进行解释。
烦请再去研究一下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
所谓“必要劳动”,简单地说就是:它的劳动耗费能够得到市场承认,从而有资格在相应产品中加价而加以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9 11:14:08
41# hhj
我所说并没有错,对于物(包括动物)是否耗费的问题,本人曾经在许多年前就与别人争论过,因此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仍然坚持“所有耗费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耗费”这一点(而不是用劳动力来计量的问题)。动物力的耗费只有体现为人的力量的耗费才是有耗费意义的(比如马的力量的耗费只是人养马所花费的成本的体现)。至于电力、水力等等,其自身更不能作为耗费而计入经济成本之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33421&page=5

如果“马的力量的耗费只是人养马所花费的成本的体现”,那养马人“购马”的费用将从何而来呢?……所以,养马人决不会满足于从租马人那里仅仅获得“养马”的成本;而是要衡量一下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贡献!
例如:由于马的作用,使得租马人8小时〈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一倍;从而本来是8(单)元劳动价格的产品量,增长为16(单)元劳动价格的产品量。……根据这个道理,所以租马人必须将其中的8(单)元劳动价格,支付给养马人(而不仅仅是养马的成本)。
这就象资本家生产资料的作用,提高了工人的个体劳动生产率;所以超额出来的部分必然要成为资本家的利润一样!
于是最后的结论仍然是:生产资料作用力(包括自然力)的耗费,并不是劳动力的耗费;但它们归根到底是要用“劳动力的耗费”来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9 12:24:09
45# hhj
够不理:对一个概念的理解需要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定义和条件。人们不应该来比试谁对模糊概念的理解更准确。这样无法建立起科学大厦。
hhj:烦请再去研究一下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
所谓“必要劳动”,简单地说就是:它的劳动耗费能够得到市场承认,从而有资格在相应产品中加价而加以体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33421&page=5&from^^uid=1123236

马克思最初的确是为了要建立一个计算劳动的标准,而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的。
因为他已经注意到:如果直接用实际的劳动时间去测定产品的价值,就会出现效率越低产品价值越高,效率越高产品价值越低——这种与客观现实严重不符的谬误。
但他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却是一种“平均条件”的劳动。——且不说这个“平均条件”根本就无法确定;即便能够确定,也只会大大有利于效率低的企业,而大大不利于效率高的企业(仔细想想就知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尝试是不成功的。

但如果从“所谓必要劳动,简单地说就是:它的劳动耗费能够得到市场承认,从而有资格在相应产品中加价而加以体现”——这个意义上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它已经成为反对少数人利用垄断身份,肆意加大成本等等恶行的有力武器;从而对捍卫市场经济,捍卫大众利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07:32:06
8、代价补偿价值论可以以“成本转嫁经济学”的形态出现,主要是拿来说明那些导致分配不公的畸形经济现象的。它主要的意思是说:某些人所产生的成本,不是由他们自己来承担,而要由别人来承担,这样,这些人就可以白白获得超额利益,而别人的利益则无端受损。长此以往,自然会导致社会利益分配的畸形分化,导致明显的贫富分化。而能够长期地将自己所产生的成本转嫁出去的,必定是一些拥有特权的人及集团,这些人所拥有的特权能够为自己的产品制订市场垄断价格,迫使别人以消费者的身份去购买这些产品,从而通过高价格而将他们的成本转嫁到别人身上。比如过去那种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它表明,搞工业所产生的成本,通过价格机制而由农民承担。又如,中国的垄断国企,常常通过产品的垄断高价格而将企业中的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与高消耗所产生的额外成本转嫁到社会大众身上,由他们买单。如果按马克思的价值论,这些企业的这种高耗费,都不能加价到产品价格中,这样,这种企业要么灭亡,要么转型,不能再依靠牺牲大众利益而生存了。有趣的是,中国的许多学者居然用马克思的理论去为国企存在辩护,甚至为国企的垄断地位辩护,在此看来真是可笑之至!除非一个封闭的国家里只有生产一方而无消费一方,否则它是无法成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07:40:48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9 12:24

但如果从“所谓必要劳动,简单地说就是:它的劳动耗费能够得到市场承认,从而有资格在相应产品中加价而加以体现”——这个意义上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它已经成为反对少数人利用垄断身份,肆意加大成本等等恶行的有力武器;从而对捍卫市场经济,捍卫大众利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很有意思!不必要的耗费被加到价格中,这是竞争性市场所不能容忍的。这种加价,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如果不能加价但又需要企业承担的耗费,则只有从必要劳动者收益中扣除出来了,从而变成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价值论的精髓就是不能随便加价,他认为只有必要劳动才能加价,资本与其它因素,包括不必要的劳动,都不能依靠加价而“创造价值”。
所以,马克思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维护必要劳动者的利益,因为在他看来,产品价格中除了转移过来的物化价值所形成的价格外,就只有必要劳动者所获得承认的价值所具有的新添价格了。而不劳而获者,要么依靠加价而剥削消费者,要么不能通过加价而剥削必要劳动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20:47:06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9 11:14

如果“马的力量的耗费只是人养马所花费的成本的体现”,那养马人“购马”的费用将从何而来呢?……所以,养马人决不会满足于从租马人那里仅仅获得“养马”的成本;而是要衡量一下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贡献!
例如:由于马的作用,使得租马人8小时〈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一倍;从而本来是8(单)元劳动价格的产品量,增长为16(单)元劳动价格的产品量。……根据这个道理,所以租马人必须将其中的8(单)元劳动价格,支付给养马人(而不仅仅是养马的成本)。
这就象资本家生产资料的作用,提高了工人的个体劳动生产率;所以超额出来的部分必然要成为资本家的利润一样!
于是最后的结论仍然是:生产资料作用力(包括自然力)的耗费,并不是劳动力的耗费;但它们归根到底是要用“劳动力的耗费”来计量。
我本来不想说得太多,我的意思是说:马的力量的耗费是指人在马身上的一切耗费构成的,自然包括购马等等所耗费的成本了。主要是说马本身的耗费不算是耗费,只有人的耗费才算是耗费,才有资格构成价值。又如,太阳的力量使地球获得了热能,但我们能说太阳耗费了什么吗?就算它确实耗费物质才能产生这些热能,但它并不构成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任何需要人来支付耗用的耗费成本,我们对太阳热能的通常利用是无偿的,它没有在任何产品中添加任何丁点价格成分。
至于生产资料通过提高生产率而获得过更高利润,它的作用,并不是说明生产资料的耗费,并不是这种生产资料的耗费产生的(相反,这种生产资料的耗费如果构成耗费成本的话,将会减少利润),相反,生产资料的作用,是减小单位产量的总体耗费。生产资料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资本家是不愿意投资采用这些生产资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1 07:18:18
9、作为耗费价值论,物的价值通常以“成本”的形态存在于现实经济活动中。成本作为物的价值具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个,成本本身即被直接认为是价值,一个企业以什么成本生产出一种产品,它即认为这种产品具有什么价值,从而要求以相应的市场价格出售以实现这种价值,以补偿这种成本耗费。当然,人们认为这些产品有多少价值并不是这个企业自己说了算,要由市场能够给予的实际价格多少而算。因此这又演化到另一个含意:即你的产品的成本成为别人类似产品所具有的价值的基础。因为,假设你的产品有10元成本,因此你必须把产品卖到10元。这样你无形中已经替别人创造与维持了这个10元的市场价格,从而使别人使类似的那些产品具有了10元的价值(实际上是交换价值)。这个情况我称之为“价格维持论”,即“众人成本”将市场价格维持在一定数值上,因此某个生产者的相应产品就被认为具有这个数值的价值。比如,大多数电视机生产企业由于成本耗费(即“众人成本”)的关系,它们所生产的每台电视机的市场价格定在1000元,于是某个电视机生产企业就把这1000元价格看作它的产品的价值所在。这是成本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里的价值只是交换价值,或者称为“价值实现”。
“价格维持论”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概念。你的高成本将市场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有利于我获得较大收益。因此,在“同行如敌国”的相同行业里,一个商人希望其他商人将价格定得较高,这样他按这个价格或者按较低价格,都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1 16:05:32
人的活动耗费的是什么?
整个系统在人的耗费之前与人的耗费之后的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21:39:15
看不见的脚 发表于 2010-6-21 16:05
人的活动耗费的是什么?
整个系统在人的耗费之前与人的耗费之后的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知耗费什么,只知必有耗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06:57:43
通过揭示价值“表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公理”,引伸出了价值的“效用财富”与获得这些效用财富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耗费”两个属性。然后再将这两个属性自然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价值的本质特征:价值是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06:59:54
对价值的观念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过剩商品’并反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有头脑的人肯定会问: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免费赠送出去以解决人们的贫困问题?不能!因为它们还有价值。
  价值越大,过剩就越严重,相反,价值越小,福利性的“赠送”就越可以。过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商品数量过多的问题,而是其价值过高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5 07:01:49
价值实际上具有多重互相背离的含义,使人非常容易将这些含义互相含混,但是,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却又难以将其忽略不管,因为价值理念关联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之深远层次的问题。当然,每个人凭自己的直觉,都知道价值表征着一种有用性、效用,一种使用价值,因此当我们说“创造价值”时我们自然会想到效用财富的更大创造。但在此同时却没有几个人因此而顺理成章地从理论上考虑过:这种“创造价值”会花费人们多大的代价,即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效用财富的?是难得呢还是容易得到?这表现了价值“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的属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5 07:04:13
长久以来,作者都怀抱这样一个“幻想”:希望人类通常所用物品能够免费,不再耗费人的辛劳代价就能得到,从而增进人类的生活福利;这是本书的最高宗旨。这个观念一直贯穿于这里的价值理念中。所以,我们可以确切地指出:价值理念的本体意义是指“效用财富”,指物品的有用性;但在此同时,获得这些物品财富所花费的“代价”自然也要包含在价值的应有之义中。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我们想要某个物品(财富),比如金银财宝之类,我们同时还要问:我们需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得到这个物品?如果不说这一点,那我们要得到任何物品的想法都是空洞不切实际的。 因此,特别提请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要充分注意这个思路。这是本书的基础思路,也是表征它与众不同的根本点。一般来说,人们都是用“财富的数量”来衡量财富的多少,这里则是用“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财富的多少,因为,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增大,就说明财富是缺乏的,相反,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减小,则说明财富渐渐充足起来。这个观察财富的思维方式虽然富于哲学思辨,但它比单纯的“财富数量论”更能反映财富的供求情况,反映它对人的满足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7:09:40
因此,反映劳动价值论的“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与反映财富对人的满足程度的“效用价值论”,是相辅相成的,并非象几乎所有价值论者都认为的那样,成为“有你无我”的敌手。这一点,这种综合性,充分反映了本书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7:11:01
本书通过提出“价值本质规律”,而对价值规律作了重大发展,使价值规律不仅包含着等价交换的情形,而且也包含了动态性非等价交换的情形,揭示了价值作为“代价耗费”趋向最小化的规律性,从而以另一种方式顺应马克思关于“价值只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思想。另外,特别揭示了“购买力贮藏”对价值规律的重大干扰作用;当今许多人认为价值规律难以成立的原因,绝大多数出于这种干扰性,而不是价值规律不成立,但人们并未看出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7 06:53:18
一个关键点是:本书所论述的价值概念,是以“个别价值”作为出发点展开论述。这与许多人将价值直接看成“社会价值”,而将价值的社会性凌驾于价值的具体个别性相反。在此,把社会价值看成所有个别价值的汇合的结果,从而将社会价值还原为个别价值,是一个基本的构想,是理解本书所述“价值”概念的枢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